首页

搜索繁体

第18章 勾前搭后生二心,女贼夜入土哥怀(3)

    晌午巳时末,换了一身深蓝色官皮、挎着朴刀的土哥走在朱雀大街上。

    理国公府距离那些官老爷办公的内城并不远,只一个晌午的时间,王土旺便从巡检司领了官服、朴刀、腰牌等物件儿,又去了判户司,将自己的户籍改成了军籍。

    作为最底层的武装治安官,管理一处军巡铺的押捕是要入军籍的,而押捕以下的捕快、帮闲,则不能入军籍,没有俸禄也吃不上皇粮。

    晃晃悠悠沿着街边一路前进,就在王土旺即将抵达王家巷的时候,一个武师打扮的人忽然从巷子中冲出,拦在他身前。

    此人一身灰色贴身短打,行走顾盼,带着一股子惯于发号施令的上位者威严,而他身后,更是光明正大的背着一柄与他身高差不多的细刀。

    “王家兄弟,借一步说话。”

    男人轻轻拱手。

    “请!”王土旺虽然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但此人从走出巷子到现在,一双招子时刻不离自己脸庞,怕是有备而来。

    而他既然拱手相请,想来也不会立刻动手。

    跟着男人,走进小巷。

    刚刚进入,窄巷两侧就瞬间冲出几名武师打扮的家伙,腰挎朴刀,牢牢把住巷口。

    王土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思转的飞快。

    不穿官服,却持武器,光明正大的走街串巷,巷子口说封就封。

    首先排除白莲教;

    东城住的多是高官勋贵,给白莲教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在东城这般行事。

    既不是白莲教,那...是陈录身后的京中贵人吗?

    埋下疑惑,王土旺对着眼前威严男人一拱手。

    “不知壮士拦某,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吾名薛九,楚王府护卫统领!”

    话音刚落,王土旺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眼底瞬间闪过一丝忌惮。

    楚王府!

    当今皇帝共生八子,其中两个早夭;一个玩耍时落了井,没救回来;一个成年开府后染了风寒,一命呜呼;

    剩下四子,老大嫡长子为当朝太子,这老二就是楚王;

    此人乐善好施,在朝野中素有仁王美名,就连见了路边的癞皮狗,都要吩咐手下安排一顿鸡腿。

    而且坊间皆传,楚王不喜权斗,最好吟诗作对,郊游会友,广受翰林清贵的追捧。

    只是这楚王护院,好端端的寻某作何?

    王土旺思忖之际,薛九也片刻不停的观察着他脸上细微的表情。

    巷口相邀,此人片刻不带犹豫,便随自己入巷,要么是自恃勇武,不将吾放在眼里;要么就是问心无愧,心里没鬼,自然不怕暗巷。

    再看此人入巷后,面对吾手下封住巷口,除了微微皱眉,并未开口相问,怕不是已经对吾身份大概有所猜测;

    正当他仔细观察之际,王土旺一双虎眸也盯上了他的眼睛。

    “薛统领,尔拦下某,可是楚王的意思?”

    “正是。”薛九点了点头,随即对着楚王府的方向拱了拱手。

    “理国嫡子嫡孙大婚那日,王爷也在现场,观你出手不凡,颇有勇力,便动了爱才之心,愿屈尊与阁下认识认识。”

    王公贵族招揽会武功的江湖人士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况且王土旺土生土长的中京人,背景更是比那些江湖人干净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只不过,这可是楚王啊!皇帝二子!

    想到这里,王土旺脑海中瞬间蹦出两个大字!

    ——夺嫡。

    这等要命的事,别说参与了,就是稍微沾了点边,都可能菜市口跪一遭。

    当然了,拒绝是不可能拒绝的;

    楚王势大,自己不过一平头百姓,况且对方的人还把住了巷子;

    虽说这些人不敢当街杀害军巡铺押捕,可之后的小鞋自己也穿不起啊!

    想都没想,王土旺重重抱拳。

    “王爷不赀之躯,不嫌某升斗小民低贱,某岂敢拒绝。”

    “好!”薛九点头,快步上前扶住土哥拳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王兄弟不愧是王爷看中的壮士,过些时日,王爷设下筵席,望王兄弟莫要推辞。”

    “岂敢!”

    面对如此上道的王土旺,任务完成的薛九又语重心长的言了几句楚王的好话,这才领着一众手下,离了这黑黢黢的巷子。

    看着这些人的背影消失在远处拐角,王土旺眯着眼,只觉世事无常。

    小小的一个猪腿骨,竟惹出这些事端。

    先是理国公府三房王庐,再是楚王;

    在土哥看来,两边其实都不大行。

    坊间都传楚王惯是个淡泊名利的性子,可若是真不想夺嫡,何须谋那贤王之名?

    况且楚王能派人与自己这等武夫接触,就能派人与别的武夫接触,一个不争大统的王爷,手下拢这般多武夫作何用?!

    楚王此行此举,怕是压根瞒不住有心人啊。

    而那理国公府就更不用多说了,穷奢极欲,奢靡之风极烈,简直烈火烹油!

    王土旺看的很清楚,这些个勋贵看似风光八面,其实就是朝廷养的猪,一头头膀大腰圆的大肥猪;

    眼下朝廷没遭难,尚且算得上风调雨顺,自然不会杀猪吃肉;

    可若是遭了灾,朝廷上下怕不是都要磨刀霍霍;

    其实理国一脉的王庐也知道理国公府的困境,正因如此,他才会撺掇自家大哥,让理国公嫡子嫡孙王元海去娶陈郡谢家的世家小姐,不惜一切代价和当朝计相拉上关系。

    只可惜,他的眼界能为到底有限,这般作为保的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在土哥看来,眼下的理国公府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狠狠地往自己身上下刀子,产业该卖的卖,仆从该清退的清退,家里毒瘤该杀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