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第五章这些年轻人

    江宁和方朝阳回到棚屋,老胡正在挑水,方朝阳二话不说就去帮忙。江宁收拾东西,开始准备晚饭。

    李守信给的东西不少,但没有面,江宁把自己的那小半袋粮食全拿出来,既然要请客就不能小气。他把干木耳干香菇和黄花菜也拿了出来。

    在收拾东西时,有一封信滑了出来。

    江宁看了一下信封,是从京城来的,他打开信,大致扫了几眼,这封信是原身的小姑写来的。江宁的脑中有一点关于小姑的记忆,他小姑江雪青嫁了一个干部,家境不错,以前没少补贴江家。她心疼江宁,每次回来都会带他买衣服买吃的。六七年那会儿,姑父出了事,江宁父亲为了免受牵连,迅速与小姑家划清界限。

    对此,江家其他几个孩子没什么反应,但江宁有些接受不了。为此还跟父亲争执过,江父把他痛骂一顿,还说他脑子僵化,不知变通,人又木讷,以后绝对不会有出息。

    江宁争不过父亲,偷偷地给小姑写过信,他下乡时还写信告诉过她。他来到刘家河插队后,小姑也写过一封信,并在信里叮嘱他说,要他好好生活,不用挂念她。这些干货就是小姑寄的。

    江宁把信收好,拿着东西出门。

    他把木耳、香菇、黄花用水泡上,再烧了两大锅开水,倒入桶中,留着做饭用。

    江宁正在做饭,陈大娘来了,她给江宁送了一筐蔬菜,江宁受宠若惊,推辞道:“陈大娘,你怎么给我送这么多菜?”

    陈大娘朗声笑道:“让你去家里吃饭你不去,我看你这小身板肯定是吃不好,给你菜你自个做吧。”

    其实江宁的身板也不算小,一米七多的身高,只是身材偏瘦而已。可能是陈大娘看惯自己家儿子的缘故,总觉得江宁太瘦。

    江宁还想推辞,陈大娘道:“行了,给你就拿着,青菜在我们乡下不是啥稀罕东西,这也就是天旱,往年这时候,菜都吃不完,都用来喂鸡喂猪。”

    江宁客气收下,心想着,又欠下一个人情,以后再还吧。

    江宁去腾筐子,陈大娘顺便问道:“我听说,那王队长找你的茬了?”

    江宁语气平静:“是找我茬了,我觉得我没做错,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咱们大队的社员着想。抗旱救灾,人人有责。方法管不管用,先试了再说。实践才能出真知。”

    陈大娘竖起大拇指夸道:“你们文化人儿说话就是不一样。你大伯叫我告诉你,不用怕那个姓王的,你要是做得太过火,咱们也不能饶了他。”

    江宁笑道:“我不怕的大娘,我没来咱们大队之前,就听说陈大伯的名声,说他为人公正公平,跟着他一起做事,我觉得特别踏实。”

    陈大娘听到江宁夸自己老伴,比夸她自己还高兴。

    陈大娘见目的已经达到,就说自己还要回去做晚饭,便挎着竹筐回去了。

    陈大娘离开后,江宁继续做饭。

    这些蔬菜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有了青菜,他发挥的余地就更大了。

    方朝阳挑完水回来,见地上多了一筐蔬菜,也是一脸惊喜。

    江宁毫不客气地指使方朝阳干活择菜。

    江宁打算烙馅饼,他做了木耳茄子馅和韭菜馅,两种馅里都有腊肉丁,面用的是杂面,白面不够。

    江宁把面活好,擀成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剂子,再擀成圆饼状,放里面放馅,捏合拢了再擀圆。他动作熟练,做得飞快。

    帮忙和老胡和方朝阳看得连连出声赞叹。

    馅饼擀好,油锅烧热,开始烙饼。锅很大,一次可以烙七八个馅饼。馅饼放到锅底,滋滋作响,不一会儿就发出了好闻的香味,油香味混合着面饼的焦香味,直冲鼻端。

    方朝阳的肚子很没出息地唱起了歌儿,引起了老胡善意的嘲笑。

    方朝阳忍不住往锅里看去,嘴里嚷道:“太香了,肯定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