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章 八公主

    六月里的天景是鸦青色的,那连绵的细雨没完没了地下了大半个月,直至这一日的午后云开雨霁,这才好歹是放了晴。

    身穿青色的夏裙的宫人们自檐廊下走过,手中各自捧着各式各样的甜点小食,沿着九曲回廊而来,在水华亭前依次排开。

    曲水莲亭之间,韶仪端坐于案前,双手交叠搁在腿上,却不觉微微攥紧了些。

    “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就数你最挑嘴,半点甜食也用不得。如今嫁了人,竟还是这般眼里掺不得沙子的模样。”

    说话的女人生得雍容典雅,一袭绛紫色罗裙衬得肌肤胜雪,正是如今大梁的皇后戚氏。她斜倚在软椅上,一手撑着下颌,一面信手自边上的小案上捻了颗蜜枣放入口中。

    韶仪抿了抿唇,并不做声。反倒是一旁戚后身边的掌事女官蘅芜见状开了口:“瞧娘娘说的,这肃国公府待咱们八殿下好的事天下何人不知。”

    “是吗?”戚后闻言抬眼,“若当真是如此和睦,那陆王氏又为何近日里隔几日便来我这宫里走一趟。”冷睃了她一眼,蘅芜当即垂首噤声。

    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端坐起来。檐上的水珠子落在亭前黛青的石板路上,那响声沉闷驳杂,像是不慎上岸的红鲤艰难挣扎。

    “陆王氏总归是你的婆母,本宫不管你二人间生了什么嫌隙,只是你到底是做晚辈的,多少也该顺着些。”戚后说罢,目光自韶仪的身上扫过,瞧着这张精致娇柔的面容。纵然是一派低眉顺眼的样子,可那如远山般青黛色的细眉,清澈明亮的眼,却仍是千百般得动人。

    韶仪听言,温顺恭良地压低了眼,启唇轻声道:“女儿谨遵母后教诲。”

    戚后眼中没什么情绪,目光自她的脸上挪开,面上亦是看不出喜怒。她左臂搭着扶手起了身,蘅芜见状连忙伏低身子就要去扶自家主子,却被她蹙眉避过了去。

    眼见着戚后心生恼怒拂袖而去,蘅芜心生惶恐,欲跟上前去,又不禁回眸看向韶仪,面露歉意:“是奴婢不该多嘴的。”她是戚后身边的老人,也是看着八殿下长大的,难免禁不住帮衬两句。

    “蘅芜姑姑是好意,韶仪明白。母后所言也并无错处,婆母毕竟是婆母,若是闹得家中不和,平白让大家看了笑话。”韶仪牵唇一笑,话中语调亦是一团和气,“说起来是韶仪应当谢谢姑姑才是,若非姑姑提前差人前来报婆母近些日子来宫中叨扰,惹得母后不悦,韶仪都不知发生了何事。”

    “奴婢应该的。”蘅芜退却半步而颔首,目露尊敬。

    韶仪在宫中排行第八,亦是戚后膝下唯一的女儿。

    蘅芜进宫之时,韶仪尚不足两岁,便已被封了“韶仪”为号。本朝自开国以来公主皆是及笄后才有的封号,其中荣宠自不必多说。

    只是不知为何,韶仪虽伶俐秀丽,却始终不得戚后的喜爱。

    蘅芜本还想再与她多说两句,见戚后已经走出亭去数步,只得匆匆道:“您也不必担心,娘娘这几日都是三言两语将那肃国公夫人打发了去,想来也是对她不喜的。”

    “韶仪明白的。”韶仪眉眼一弯,如清波里映出一道月牙,一伸手将蘅芜推出去几步,一壁道,“姑姑您快些去吧,母后可要走远了。”

    蘅芜福了福身,回身快步跟了上去。

    待戚后的人走后,小亭中无人,外头候了许久的贴身丫鬟鹧鸪轻手轻脚地走到韶仪的身后,俯身低声道:“殿下……”

    她的话尚未说完,却见韶仪眸光清浅探来,细声问她:“外头那位呢?”

    鹧鸪“噗嗤”一声轻笑从唇中溢出,当下忙不及地掩唇,一壁回道:“走了该有一炷香的功夫了,许是知道自己是自讨没趣……”

    她话未说完,便见主子黛眉微皱,连忙噤了声。便听韶仪轻叹一声道:“到底是本宫的婆母,不该妄言。”

    鹧鸪面露委屈,虽心中知错,嘴上却忍不得地噘嘴道:“殿下可是娘娘膝下唯一的公主,搁在谁家不是千恩万谢地宠着。区区一个国公府,仗着婆母的架子,每几日便来娘娘跟前说殿下的不是。皇后娘娘不愿搭理,偏她还以为长了脸,跑得更勤快了些。”

    “数你嘴多。”韶仪声音柔软悦耳如旧,却透着凉意,“该回府了。”鹧鸪再不敢多言,压低了眉眼不敢看她。

    亭下渐起了风,水波微漾,有重重涟漪荡开。韶仪瞧了一眼,只觉得那湖面就像是照着自己,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了。

    自韶仪以公主之尊下嫁肃国公府已有三年,她一直谨守本分,听从母后的训诫,恪守妇规女戒。可是如今,她又得到了什么呢?

    韶仪的脑海中不禁回想起那双娇柔如水的眼,那女子千回百转的软语浅唱,仿佛就在她的耳边。

    她正神思恍惚间,却听到有一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

    只听那人语气倒是也无恶意,只是听得出来颇有些无奈:“不是杂家多嘴,只是眉姑娘你好歹是良家女子,并不是宫里的人,这殿下都让你走了,你又如何留在宫里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