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章 寒冬

    南安县城

    “雪压冬云,万花纷谢。虽已春至,仍似寒冬”

    “嘣嘣嘣嘣——”

    这么急促的敲门声,不知道还以为有什么急事。

    “表小姐,寅时该起了。”

    子时才睡,寅时起。这对于几岁的孩童来说,怎能睡的够。

    雷嬷嬷嘴上喊着表小姐,却没有一点该有恭敬,一副颐指气使的嘴脸,更没有一点下人该有的样子。

    为什么是表小姐呢?

    因为这里是谙宁父亲谙锦荣的远房表妹包翠梅家。

    父亲怎会这般对待自己的嫡亲女儿,谙宁也是怎生想也没想明白。

    包翠梅本是农户出生,因着模样生的不错,嫁入南安县城王家。

    王家现在的家主,也就是包翠梅的公公,是当地的有名秀才,在南安县这种偏远的地方,能读得起书的人,本就寥寥。

    秀才那更是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包翠梅也算嫁入高门。

    婆母一直嫌弃她的出生,没少搓磨她。

    谙锦荣头名及第,皇上御笔钦点新科状元。

    谙锦荣是包翠梅的表兄,自此包翠梅在王家的地位,自是不可同日而与。

    连带着王家在这南山县城,也是身价倍增,巴结奉承之人不知凡几。

    古语有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抵就是如此这般了吧!

    谙宁三岁那年,外祖父家遭逢巨变,娘亲身怀六甲,遭此打击早产血崩而死,弟弟出生就没气息,接着她就被送来这里。

    一开始表姨母对她还算不错,时间一长谙家除了给些银钱,便无人提起过她,时间一长,表姨母觉着,谙锦荣把人送来这里,便已是放弃这个女儿了吗?

    往后就将她扔给了她的贴身嬷嬷雷嬷嬷,便再也不曾问起过她。

    “起了。”小谙宁阖目回了一句,声音有些沙哑,又卷了卷被子,希望可以暖和一点。

    “梆——梆梆梆梆-——”

    五下,五更天了。

    小谙宁感觉还没睡暖和,就又要起了。

    谙宁眯眼坐了起身,墙缝一阵冷风袭来,小身子一颤,打了个冷战,又想披上被子暖和一点,雷嬷嬷催促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表小姐,再不起,一会活计做不完,今天又没早饭可吃了。”

    语气里的幸灾乐祸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根本没打算掩饰,一个被家族丢弃的嫡女,什么也不是。

    没毛的凤凰不如鸡。

    谙宁,当朝二品大员,吏部尚书谙锦荣之嫡女,谁能想得到她,堂堂尚书嫡女,会沦落至被一个山野老妇呼来喝去,随意欺辱的地步。

    过着衣不附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十岁的身体看起来如五六岁小童,发辫枯黄,瘦可见骨,因太瘦一双大眼显得更为突出。

    而当初把她送来的人,正是她的亲生父亲,原是的五品御史中丞,现在的吏部尚书,从五品御史中丞,到二品吏部尚书,谙锦荣只用了短短六年,简直就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不过又有谁知道,那是他出卖外家,害妻弑子换来的呢?就算有人知道,又有谁在乎?

    谙宁一听又要饿肚子,瞬间瞌睡虫跑光光,拢了拢身上满是补丁的棉袄,跟着雷嬷嬷快步去了后院。

    看到井边满满两大盆的衣服,谙宁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在这四九寒天,洗衣是件简单的事。

    谙宁能这般平静,是因为她知道要想不被饿死,只有好好干活。人在屋檐下,就得低头,不管怎么样,活下来才有以后。

    谙宁挽起袖子,拿起井边拴着小木桶的竹竿,开始打水洗衣。

    等衣服洗完,天已经大亮,刚走进厨房,雷嬷嬷就叫住了她,“表小姐,刷恭桶的范老头犯了事,被夫人给赶了出去,以后这刷恭桶的活几就由你接,夫人为了让你留下,没少受婆母的气,你也该回报你表姨母才是。”

    说完用手帕捂住口鼻,指着后院西侧的一排木桶,又接着说道:“上京已有数月没送银钱来,这人要知道感恩,老爷夫人心地慈和,依旧收留你,不然早不知道冻死在哪里。”说完没等谙宁回话,昂首倨傲的走了。

    谙宁没有哭,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变一下,对着雷嬷嬷的背影,躬身道了句:“是!”

    谙宁正吃力的刷着恭桶,外院一阵嘈杂声,好似有人来访,谙宁没在意,接着是表姨母谄媚讨好的声音:“周老夫人安好,这是什么风把您老给吹来了,您老知会一声,我好让人去接您。”

    说着,拼命地给雷嬷嬷使眼色,雷嬷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扭头就往后院跑去,因转身急了,前脚勾住脚跟差点绊倒,还好包翠梅拉住了她,才免于出糗。

    周老夫人不是别人,正是谙宁的外祖母周沈氏。她身着深色锦缎夹袄,外披狐裘披风。周老夫人哪怕风尘仆仆,也难掩那一身的气度。

    老夫人自知道谙宁在这里的那一刻起,便日夜不停的赶路,只为能早点见到那苦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