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48章 监守自盗

    宫里传出来消息,朱由校在得到朱威大闹内阁之后,冷笑出声,最后来了一句:“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

    让这场“倒威”运动,达到了巅峰,原来还有一些犹豫的人,也都放弃了朱威,无数消息传到宁夏,让他们准备抢夺朱威宁夏得财富。

    就在天下风云涌动的时候,朱威带着二百人,大张旗鼓的出京,更让有些人觉得朱威是活不长了,以往携功自大的人,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以往一股绳的勋贵集团,也有了些许分歧,定国公,永州侯等一众老牌勋贵,没有出声,成国公则是闭门不见外客。

    济阳侯却是在公共场合说朱威不配与他们为伍!

    大明五个国公,黔国公远在云南,魏国公已经被万历打断了脊梁,定国公和成国公都不说话,剩下的英国公,可是了不得的人物,比定国公成国公都要牛逼。

    当代英国公张维贤,在万历末期到现在,一直领导中军都督府,把持京营,巩固京都。在明末乱七八糟吱吱嘎嘎的政坛局势中,一直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张维贤与明末三大案都有深层的关系,因为他同时执掌禁卫军。

    但是英国公素来低调,基本不在人前露脸。

    朱威从来没有见过,暗卫在京城的势力也很大,但是一切与英国公有关的,都没有半点消息。

    朱威曾经问过徐厉良和朱承,但是这两人对本应该同路的英国公,都是讳莫如深的模样。

    可能是因为是否掌握实权的原因吧,成国公定国公他们对上英国公,也都是低他一头的。

    朱由校不是没有想过将禁卫军换人,但是没有更加合适的了,宫中禁卫自然是要勋贵统领才行,并且这勋贵与其他势力不能有太多关联,是孤臣最佳。

    定国公是首先排除掉的,因为定国公与南京的魏国公同属一脉,力量已经大到没边了,恩宠可以给,但是实权还是要好好思量一番。魏国公自然也是如此。

    黔国公在云南守卫边境,不能调动。

    成国公一脉的高光时刻,是在嘉靖和隆庆朝,当时的成国公,直接参与了大礼仪之争,站在嘉靖一方,按理来说,万历应该也会对成国公一脉有好感,但是万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喜欢,甚至将追封嘉靖朝成国公的王爵给剥夺了。

    朱由校是万历后代,自己爷爷的决定,他没办法说什么,也不能反驳,所以成国公一脉,在万历之后,就全是虚职了。

    剩下的,也就只有英国公了。

    至于那些侯伯之类的,说实话到了现在这个节点,还没有几个能够镇住场子的。

    威望够的比如胡大彪,但是性子太直,这种人容易脑子一热做事,做个冲锋陷阵的猛将是可以的,但是守卫宫城,不太适合。

    “大人,在想什么?”

    朱威一笑:“想京城里面的烽烟。神宗皇帝弄下的烂摊子,可不好收拾啊。”

    现在的大明表面上看,一切都好似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不光是阶级问题,更重要的是信任问题,因为万历的原因,现在的大明,皇帝与大臣离心离德,皇帝与勋贵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勋贵与大臣之间更是不对付。

    现在的“欣欣向荣”,只不过因为他们之间被朱威搭起来了一个异常简陋的共同利益渠道而已,随时可能因为别的事情,再度反目成仇。

    朱威现在想要努力一把,让三方势力基本齐心,这样才能应对世界大趋势的发展,攘外必须安内,在这个时代,是真理。

    朱威身边的人,跟着朱威之前都是苦哈哈,最可怜的时候,一斗杂粮就能换一条人命,在那个时候皇帝老子可不管他们死活,是朱威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所以朱威在他们跟前,不用在乎太多。

    而王二这些人,穷是穷,憨是憨,但是仗义每逢屠狗辈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