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终于找到“你”


    “好,这面坡一看就适合山参生长,弄不好真有货呢。抓紧时间。”齐卫国也兴奋起来,边说边拉开了距离。

    爷仨列开队形,齐头并进,开始聚精会神地搜寻着自己视线范围每一株植物。

    齐文哈着腰,一点一点的用棍子扒拉着走着,走出去大约有100米左右,突然发现身前不远处有一棵大椴树,树上缠缠绕绕着好大一颗山葡萄藤,这是不是就是大人们唠嗑里提到的那两棵山葡萄架?

    想到这,齐文兴奋异常,连走两步,来到跟前。

    果然,这棵山葡萄藤旁边还有一棵稍小一点的山葡萄藤,缠绕在另一棵椴树上。

    在这个葡萄藤不远的杂草中,一株植物如鹤立鸡群,细长的茎杆上顶着一朵鲜红的榔头,在绿叶的衬托下是那么的醒目。

    “棒槌!”齐文忍不住的大喊一声道。这一嗓子放山人通常叫作喊山。

    那边齐卫东听到喊声,回喊道:“什么货?”

    齐文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不是应该回答几匹叶啊。于是他先棍子敲了两下树干,报告位置,然后蹲下去仔细端详这棵山参。

    几匹叶(就是人参的等级,下文有说明)。

    一年内山参一茎三片小叶子,俗称三花子;二、三年的一茎五片叶,三大两小,俗称五叶或马掌子;长到四、五年的时候分为两个杈,每个杈上有两组五片叶子,俗称二甲子;在长到十多年的时候分三个杈,三组叶子,俗称为灯台子;在过数年分四个杈、五组叶,俗称四匹叶;再往后就是五个杈,俗称五品叶;以后不管人参生长多少年,一般最多就是分六个杈,也就是六品叶。

    具体年龄还得根据参的芦头和主根的皮数来判断。

    齐文数了数,这棵参有五个杈,就站起来大喊道:“五匹叶!”

    齐卫国这时也听到了,连忙喊道:“小文你看好,别动。等我和你爸过去。”

    三人隔的不远,几分钟后,齐卫东和齐卫国就过来了,近前一看,确认果然是棵“五匹叶”,都兴奋的不得了。

    二叔齐卫国激动的拍着齐文的胳膊道:“小文,你的梦还真准啊!”

    “瞅这样肯定小不了,卫国,小文,你俩在附近转悠转悠,一般“大货”旁边都有“小崽”。我这先准备着抬棒槌。”

    齐卫东边说赶紧卸下帆布袋子,从里面抽出一根系着铜钱的红绳,拴在棒槌上,防止棒槌土遁。

    这是放山人的传统,相传人参为百草之王,是地精,被人发现后会自己土遁消失,所以要先用红绳锁住人参。

    齐卫国听到这也反应了过来,赶紧拿起棍子,同时跟齐文说道:“以这棵棒槌为中心,我左你右找。”

    果然,没几分钟,齐卫国就在旁边五米开外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三匹叶。

    “抓紧拜祖师爷,然后先抬这个大的,天黑前必须起出来。”

    紧接着,齐卫东领着二人跪下拜了拜山神爷老把头,这才正式开始“抬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