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章 资治通鉴


    想起这一段事情来,司马懿又不禁暗叹一口气。

    变法变法,所谓变法,归根结底不过就是变人罢了。

    司马懿对变法相关的事情也是十分有心得的,不过他不是对变法本身有心得,而是对如何阻止变法有心得。

    昔日曹爽也是要闹变法,还要改制什么的,这最后的结果嘛那自然是失败的。

    变法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什么样儿的变法,本质上来说都是多收钱粮用于强国,加强集中统治管理。

    可是这多余的钱粮又从哪里来呢,自然不是从普通老百姓哪里来,若是从普通老百姓哪里来的话,那自然也用不着什么变法了,尽管加税即可。

    但是这样又能持续多久呢,稍有远见的人都知道这样肯定是行不通的,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所以最后还得从有钱有势的人当中入手,特别是那些占据着大量资源又不怎么做事的人。

    可是有钱有势的人之所以是有钱有势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一定的势力,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民间之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声音,故而想从他们身上捞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司马懿就有些看不懂这司马光为何反对了。

    根据记载,这司马光一生节俭,而且在此之前也未曾担任什么实际的要职,更多的也只是谏言的虚职。

    所以王安石变法关他什么事儿呢,他为什么要天天反对变法呢,这又没有损害到他一分一毫的利益。

    想来想去,司马懿觉着多半是因为司马光所受儒家思想颇深吧。

    根据后来司马光为相的经历来看,司马光还是太理想了。

    天天喊着口号,天天就说些什么:

    ‘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生’

    ‘下以制下,寡义统众,而纲纪定矣’

    ........等等等等。

    每日圣人语录都说得很好,可是具体措施却是一点儿也没有。

    王安石的新政被废除了,可是又没有另外的新政来代替,以至于王朝一步一步的迈入衰弱。

    后来好了吧,就连墓碑都被皇帝给推倒了吧。

    司马懿想到这里又是暗叹一口气,司马光啊司马光,说得再好听又有什么用呢,关键是要做实事呀。

    你怎么也不学学你的先祖司马孚呢,他可是一个很少说话,却是十分能做事的人,向来都是做的要比说得多。

    你司马光这说的要比做的多,甚至是什么也不做,这如何能行呢,难道还指望所有人都能明白你的思想吗,一下子就变成了圣人社会,这又怎么可能呢?

    变法就是变人心,这个变人心可不是靠说几句圣人语录就行的,而是得靠严明的制度才行。

    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都是用的外儒内法这一套,以儒为皮以法为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可能是一个好的帝王。

    所以变法这东西,什么都要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法。

    算了,司马懿也不想再往下想了。

    当下的大宋变法肯定还是需要变的,曾经他也想自己变法,只是没有这个时间了,现在他还年轻,今后完全可以试一试。

    日后他司马懿的变法,可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守旧派和创新派了,也不会像王安石那么的不切实际了。

    司马懿大致翻看了一下手中的《资治通鉴》,这才明白这是一本写给皇帝给予警示的书籍,怪不得说不能让其他人看呢,怪不得这秦桧得将这书藏起来呢。

    司马懿又低下头看了看洞内,这么多本书加起来起码至少得有小两百万字吧。

    还好现在有了这极为方便的书册了,若是用竹简来写的话,那不得堆满好多间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