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92章 李国楼的脱变

    李国楼接到沈葆桢电文之后,立即发明码电文,向全世界通报琅峤战役的结果,史无前例的击沉日军两艘巡洋舰、五艘战列舰,重创几十艘快帆船,可谓战果辉煌。

    最后,李国楼不忘诺言,把首功给予白蛇郎君,请求同治皇帝加封白蛇郎君为“大清国师”,主持皇家道场“白云观”。

    明白无误的告诉世人,琅峤地区的一场大雾,乃白蛇郎君作法得來。

    花莲镇大捷属于两败俱伤的惨胜,并不是朝廷愿意看见的结局,几名军机大臣因他越來越不听话,对他颇为不满。

    洋务派的几名重臣暗地里出卖国家利益,想和日本人苟合,还勾结保守派,让他饱受攻讦,以明升暗降的方式,想撤换台湾总指挥,让李国楼回京师述职。

    幸好两宫皇太后力挺李国楼,同治皇帝不为所动,这才沒动他的位子,这次琅峤偷袭战,以极小的代价,赢得辉煌的胜利,李国楼终于扬眉吐气了。

    总兵府的指挥室里,李国楼叫嚣道:“我要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上,穿过古宫海道,夺回琉球群岛,日本人敢惹我,我就要百倍的报复,参谋部,你们现在开始推演夺岛战役,制定详细的计划,我们要出海远征了。”

    指挥室里的将官同样兴奋过头,郑横担大叫:“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干就干一票大的。”

    众多将官在海图上,推演战事,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将官,竟然想灭掉日本。

    李国楼兴奋过后,又变得沉默寡言,站在海图边,看着众将官推演,不同的战术打法可以广开思路,每一种战术打法,都是靠参谋部的军官推演,虽然开始会很不成熟,有些甚至是荒诞的想法,但最后为变成实战,在实战中摸索出战斗的经验。

    困难可以克服,日本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众多的岛屿,就是无数的漏洞。

    击其之短,攻其不备。

    攻打日本的计划,先制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总有一天会用得着,李国楼沒想过占领日本列岛,李国楼想报复日本人,要让日本列岛燃起熊熊战火,可这个计划太大了,在国家沒有底蕴之前,只能纸上谈兵,等到大清变成海洋强国的那一天,一定要远征日本列岛。

    李国楼等着兵部的回电,想故作镇静,自以为是稳坐钓鱼台的姜太公,可脸上的表情出卖了他,谁都看得出李国楼心情大好。

    李国楼听了老半天,思绪又飞到另外一个战场,沉声道:“立即向刘铭传发电,命令铭武军攻打兰花城,我要在十日之后,进入兰花城,务必以最小的伤亡拿下兰花城,活捉罗惺忪。”

    兰花城就是琅峤城,琅峤在排湾族的语言中就是兰花的意思,兰花城是琅峤半岛最大的一座城镇,原本是排湾族的聚集地,现在是“卑东国王”罗惺忪藏身之处,也是日军在屏东平原最后一座军事堡垒,清军打下兰花城,就能打通去琅峤港的道路,接下來就能把日本海军赶出台湾岛,完成对龟山日军的包围。

    郑横担不由焦急,横眉冷目道:“李总指挥,你的伤还沒好,不允许上前线,你要安心在基隆养伤,这是死命令,也是全体前线指挥官的意愿。”

    李国楼呵呵一笑,抬了抬右臂,说道:“伤好得差不多了,仗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我再不动,骨头都要变懒了,放心吧,我不上前线,就去看一看兰花城,我说过要剥罗惺忪的皮,就算罗惺忪死了,也要把他挫骨扬灰。”

    郑横担告诫道:“李总指挥,你要学习左大帅,做一名合格的统帅,不要快意恩仇,我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我们都要听王医生的话,李总指挥,你要知道,你用了这么多毒计对付日军,日军报复你的,刺杀事件不会只此一次,接下來还会有对付你的阴谋。”

    李国楼兀自失笑道:“我会注意的,尽量蒙着面纱,前线还是要去的,否则纸上谈兵,我不是变成赵括了嘛。”

    指挥室里众将官笑得酣畅淋漓,跟随李国楼打仗就是痛快,清军连番的胜仗,已经把日军打得毫无反击之功,现在想高看日军,也会被人耻笑,谁都知道台湾战事已无悬念,清军稳操胜券。

    除非日本把战事扩大化,倾尽一国之力,再派遣大军來台湾,可即将冬季,日军就想调兵,也不切现实。

    郑横担脸上带着笑意,有了前车之鉴,清军对李国楼的保卫工作,是重中之重,就算敌人使出美人计,也不可能成功,谁能阻止李国楼去前线,他不过是善意的提醒李国楼几句而已,做人要靠自律。

    电报组副组长王晗快步走入指挥室,把一封电文递给李国楼。

    李国楼低头扫视,哈哈大笑道:“皇上嘉许我们,傅相大人扬眉吐气。”

    “哦??????”众将官围在李国楼身边,争相目睹电文,五官挤在一起,击掌相庆。

    李国楼吼道:“吾皇万岁,大清水师万胜。”

    “吾皇万岁,大清水师万胜。”众将官一起欢呼,其势已成,形成一股合力,一双双炙热的目光注视着李国楼,赢得胜利的李国楼受到膜拜。

    “关帝爷保佑,吾将在琅峤港修建一座关帝庙,祭奠牺牲的大清勇士,让他们的牌位,世代受到香火。”李国楼面向一尊楠木制作的三尺关帝像,口里念念有词,关公是大清的战神,受清军的供奉,每一次战役都会祭拜关公。

    众将官在供台前参拜关公,一个个表情专一,一丝不苟的完成上香。

    “來啊,请圣旨。”

    李国楼给关公磕头之后,请出圣旨,将同治皇帝颁给他的委任状,供奉在关公的供台之上,开始繁琐的仪式,众将官一起叩谢皇恩浩荡。

    李国楼表情庄重,是名忠君爱国的将领,禅了禅衣袖,又跪在蒲团之上,对着一道黄裱的三尺委任状,三跪九叩。

    这种形式主义的参拜活动,高官乐此不疲,李国楼也不能免俗,被人抓住把柄就麻烦了,多说几句感恩的话,不给人予口舌。

    众将官纷纷站起來,郑横担笑盈盈的说:“李总指挥,这次该请客了吧,酒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