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盘点物资(1)

    将所有的事情想明白,确认没什么遗漏后,沈安宁方定下心来,看了眼手表,已经九点半了,她竟在桌前想了两个多小时。

    肚子传来咕咕的叫声,沈安宁走到客厅,盆里盖着一碗小米粥,一个水煮蛋,都吃完,却感觉只有个七分饱。

    讪笑了声,沈安宁想到后世的自己,那会儿因为身体原因又上了岁数,吃的少。

    现在这副身体可正是长的时候,而且她也算是军区长大的,虽然爷爷没有要求她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不过从小打军体拳,还有个二哥教着,现在对付一两个成年男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回屋进空间,走到小街上的早点铺,沈安宁再一次庆幸,还好是早上六点半,各个店铺的东西准备的满满登登的,早点铺里光是蒸笼就摞了十几层,还有那一桶桶豆浆、粥、胡辣汤、豆汁儿,两筐炸糕,一筐黄米窝头,一筐馒头,两筐焦圈,两筐油条,还有几个圆簸箕的煎饺,煎包,芝麻饼、火烧。

    要知道这可是按照500人左右的份儿来准备的早点,毕竟附近好几个村子,还有游客呢。

    又吃了两个包子,沈安宁才觉得自己这五脏庙被安抚好了。

    趁着弟弟妹妹没回来,沈安宁抓紧时间开始盘点物资,她的小院里二层小楼是可以用电用水的,小院这边没有安装电脑,只有一个手机用作平时和家里人打电话沟通,虽然能当记事本用,但她多多少少还是不习惯,没有纸笔用着方便。

    在书房里拿了厚实的软皮本,一支黑色圆珠笔,这本子还是奥运会定制款,是侄子们前段时间过来看她的时候带来的。

    想到几个侄子和侄孙,他们肯定很是伤心自己的离开,不过日后还会再见到,沈安宁竟没觉得多伤感,反而开始隐隐期待起来。

    收回思绪,沈安宁开始盘点起来,小院院子的空地上种了几分地的小麦,前段时间刚请收割机收了,所以现在那块地还空着,一块地上种的是西瓜,其余的都是各种菜,西红柿、扁豆、丝瓜都还挂在上面,看样子,地应该是可以正常种植的,暂时先不管。

    超市和奶茶店也先不看,直接从糕点铺开始算起,因为这是老北京连锁的品牌店,里面的东西一般都是早上从生产的工厂直接运过来的,桌子上还摆着早上的运货单,老式鸡蛋糕200盒,桃酥200盒,蜜三刀60盒,这三样都是一斤一盒的。奶昔葡萄酥、奶黄酥条、椒盐味的牛舌饼、木糖醇枣泥酥、奶黄馅的菊花酥、奶油卷、豆沙馅福字饼、桂花山药味太师饼、银锭饼、鸡油饼、山楂锅盔、糖火烧、墨子酥、枣果子、港市蛋糕、南瓜饼、萨其马、江米条、核桃饼、鸡蛋槽子糕、老婆饼、绿豆糕、一口酥、玉米蛋糕、双麻酥、蜜贡、莲蓉酥、奶香片、凤梨酥、豌豆黄、驴打滚、芸豆卷、苏籽饼、宫廷奶卷、肉松卷、自来红、虎皮卷这37种是装在大的铁皮框里的,每样200斤,摞了一层又一层,摆在后面操作间甚是壮观,麻花300斤,分了好几种口味,还有几箱不同口味的月饼,也是赶巧,一般这种点心铺子里的糕点不是每天都要进货,因为这几天卖的火爆,库存不多了,加上这几天游客量逐渐增多,今天刚好大批量补货,这一下子来了几千斤,加上之前的库存,总计8360斤。

    这庞大的数字一出来,沈安宁震了个大惊,这几年就是每天当饭吃,都是够够的了。不过这也就是限于她们一家人,这数字看着很多,其实细想想附近几个村子加起来有两百多户,加上每天几千的人流量,这也就够卖两三天的,有的种类还需要每天补货。

    蛋糕店的几个玻璃柜里也摆满了奶油制品,只是成品的蛋糕不多,只有二十三个,十五个已经打包好放在保鲜柜里,还有八个还在操作台上,应该是今天预定的单子,不然也不会早早地就开始做。柜台里是切好放在油纸上垫着的巧克力小蛋糕,泡芙,蛋挞,还有刚出炉没多久,还冒着热气的吐司和烤面包。

    边上熟食店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也就没去细数,等以后吃的时候自然就知道消耗量了,饭店因为还没到饭点,所以东西也不多,没有成品菜,厨房里有两袋大米,一整个冰柜的食材,几个灶台上的调料比较丰富,架子上的十桶油摆在那里看着就让人舒服。

    粮油店的东西都是有记录的,墙上挂着个小本本,一看老板就是个讲究人,这几天农家乐做饭多,不少人家会通过粮油铺进货,批发量大便宜,都是做生意的,大家都懂。

    沈安宁细看过才发现,这不愧是两层楼的,之前一直以为隔壁干货店也是两层,谁曾想这二层竟是打通的,全是粮油店的物资,大米50㎏装的有50袋,20kg装的有64袋,10kg装的最多,有一百袋,还有5kg装的21袋,这些米的种类丰富,有东北的,四川的,常州的,,,白面的包装比较单一,只有50kg和25kg的,每种都还有八十多袋,可能是因为北方人爱吃面,所以白面更畅销一些。

    其余的杂粮就是玉米面、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糯米、糙米、黑米、莲子百合,这些东西因为需求量不大,每样只有两三袋,都是一百斤一袋的,大家一般都是散着称的。剩下的就是油和各种调味料了,豆油、菜籽油、玉米油比较多,有大油桶还有包装好的,每样都有三十几桶,全是5升的大桶装,橄榄油比较少,都是瓶装,一升装只有二十几瓶,酱油,醋这些摆了一整个货柜墙,几百瓶是有的了。

    沈安宁已经淡然了,反正这些东西养他们一家是足足的了,至少未来这几年全家的营养问题是有保障的了。

    干货铺卖的比较杂,天南海北的特产都有一些,香菇木耳干菜,这些东西村里人家都会存些,所以数量不多,鸡蛋鸭蛋鹅蛋都有一些,目测加起来能有一千多个,腊肉大概有二十块,腊肠多一点,五十来根,前头的货架上还摆着十板冒热气的豆腐。

    倒是干的海虾,海鱼,鱿鱼干,乌籽、鲍鱼干,海带,紫菜,腐竹,茶树菇,黄花菜,羊肚菌比较多,每样都装了好几个大筐。还有胡椒、花椒这些调味用的,红糖,白糖,冰糖各有两大袋,一袋一百斤,放在背阴的地方,红枣、枸杞、干桂圆、核桃、腰果、桃胶、皂角米、雪燕、银耳、乌枣、山楂干这些,也都是成筐成筐摆在架子上的,靠墙的两排货架上,是比较贵重的虫草,党参,茯苓,参须,当归,灵芝,因为价钱比较贵,所以数量都不多,一个个半米高的密封的带盖玻璃罐,摆在那儿,光是看着,沈安宁脑子里已经想到了许多炖汤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