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53章 李达康,你居然跟我哭穷?

    京州火车站。

    站台上,三辆黑色华龙轿车一字排开。

    两辆警车横停左右两端。

    大量荷枪实弹的警员严阵以待。

    跟着李达康一路平步青云的赵东来,神情严肃的张望四周。

    手里紧攥的对讲机,都快被他捏坏了。

    虽然已经做了充分周密的安排,反恐大队都出动了……

    虽然在相对封闭,进站需要过安检的火车站内,已经相对安全……

    但是赵东来依然还是有些紧张,比高层来访都还要担心。

    “各单位注意!”

    “各单位注意!”

    “徐少乘坐的列车,将于五分钟后进站!”

    听到车站值班员的通报声,赵东来下意识的环视四周。

    “各小组注意,一旦有可疑目标接近,可采取强制手段!”

    赵东来是真怕徐少出事。

    徐少要是在京州,自己的辖区内出事。

    别说是重大处分了,就算是李达康书纪,也保不住自己。

    所以即便车站内,不会有人开车撞徐少,但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番检查部署后没多久……

    呜~

    悠扬洪亮的汽笛声传来。

    从临江省京海市首发,一站直达汉东省京州市的特快列车,缓缓减速驶来。

    京州大力发展以铁路装备为核心的尖端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京海优势互补。

    两地之间经贸往来十分频繁,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流动、货物流通。

    在高铁还没有正式建成投运之前,所以便开通了一站直达,尾部还有两个货运车厢的特快列车。

    既运送旅客,也输送货物。

    要是以前。

    这样的特快列车一进站,所有车厢门打开,方便旅客快速下车,而大量的搬运工也会迅速上车卸货。

    但是今天不一样。

    列车停稳之后,搬运工们并没有出现,除了一号车厢外,其他车厢门并没有立刻开启。

    正当很多旅客都好奇,是不是列车路上跑太快,导致出故障没法开门之时。

    赵东来打开第二辆华龙轿车的车门,李达康下车整理了一下行政夹克。

    紧接着,微笑走向一号车厢的车门。

    直到这时候。

    列车内和候车厅内的旅客们,才猛然发现。

    原来多辆警车公务车开上站台,是来迎接龙国首富徐雷的。

    不过相距太远。

    谁也听不到李达康和徐雷说了什么。

    两人似乎握手寒暄了两句,便上车出发。

    有道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自从徐雷出了车祸,对他的安全保护自然大大提升。

    京州市安排来迎接的车,就是之前在车祸中,保护了徐雷毫发无损的华龙轿车。

    而且这三辆车,还都是清一色的黑色同款,并且连车牌都没挂,驶出车站前还彼此交替。

    如此一来。

    除了车上的司机和警卫,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徐雷到底坐的哪一辆车。

    另外。

    从京州火车站到飞宇科技大学。

    赵东来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封路,影响市民出行。

    但他除了安排警车开路护送之外,还出动了大量的警力,在沿途布控巡逻。

    就连车队行驶过程中,也安排有便衣警员,驾驶普通的社会车辆,跟随保护在旁。

    确保即便再有人,要开泥罐车、大货车、渣土车之类的强行冲撞,也是先撞到其他车。

    至于车内……

    有司机和警卫在,李达康当然不可能表现得过于的亲密和热情。

    他如今的身份毕竟不一样了。

    虽然以前是在林城市当书纪,如今调来京州市,看起来都是市一把手。

    但京州可是汉东省的省城,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所以他的职务级别和权力,显然也都不一样。

    因而聊天,自然也是犹如例行公事一般程序化。

    聊了一会儿家常,便聊到了京州的经济发展。

    对李达康这个实干派来说,经济发展才是他的头等大事。

    两人没聊一会儿,徐雷便听出了李达康的意思。

    他有点着急了。

    眼看临江省,搞电子信息产业,各种电子科技产品畅销国内外。

    中江省搞新能源汽车,伴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也经济起飞了。

    而他们汉东省呢?

    作为老牌的重工业大省,底蕴深厚、工人众多。

    趁着国内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研制生产动车组列车,他们围绕铁路装备发展制造业,经济发展倒也不错。

    但是相比于犹如火箭速度般的京海市和绿藤市,那可就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着实让人有点眼红。

    毕竟经济发展越快,不仅是对当地老百姓有利,日子可以越来越好,对他们公务人员来说,也是好处极大。

    且不说有了政绩,可以更快升迁。

    财税丰厚,奖金福利也能多不少。

    就像京海市。

    已经拥有以飞宇电子科技为首的,大量高科技企业。

    众多企业相辅相成,通力合作,让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当大量的电子科技产品、信息软件等畅销国内外之时。

    企业赚取丰厚利润,养活了大量高薪员工的同时,自然也京海带来了大量税收。

    税收够多,就不仅可以搞更多市政建设项目,让城市变得更好,也能让公务人员们收入更高。

    以前一些相对偏远落后地区,公务人员和教职员工,别说奖金了,工资都发不出来,不就是因为财税收入少吗?

    当然。

    以李达康现在职务级别,他或许已经并不在乎薪资待遇了。

    即便不和创造奇迹的京海市相比。

    但同样是省会级城市,同样重点发展某一产业。

    可如今不少人,都觉得中江省的绿藤市,就是要比汉东省的京州市,要好一些。

    别的不说,绿藤市都已经有三条呈米字型分布的地铁线,投入初期运营,极大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了。

    接下来还陆续会有一大一小两条环城地铁线投用,将极大方便主城区和周边区县民众出行,促进经济发展。

    而京州市呢?

    虽然以前赵立春担任汉东省书纪之时,就曾趁着大规模基建浪潮,超前规划、集中开工了大批市政项目,地铁线也不少。

    可是搞工程建设,仅仅只有规划和和审批,又有什么用?

    关键还是得拿出真金白银,得有钱才行。

    没钱?

    那还修什么地铁?

    施工企业是可以垫资一段时间,但工程款迟早是要支付到位的。

    经常拖欠延付工程款,施工企业自然也就懒懒散散,而不会通宵达旦的干。

    李达康的上一任,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根本不敢大规模的举债,生怕借太多还不上。

    所以当李达康被提拔上来,就算他‘大干快上’,也不可能很快就让各大项目完工。

    但问题是……

    老百姓可不会管你什么原因,他们就只知道京州比不过京海也就算了,但是连绿藤都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