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37章 就是玩阳谋!厉害了啊徐少!

    楼下客厅。

    孟钰和同事们,迅速做好了采访准备。

    等徐雷下楼落座,采访立刻开始。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大家好。”

    “我是京海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孟钰。”

    “众所周知,昨天海滨公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我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徐雷徐总……”

    一番简短的开场白后,孟钰开始对徐雷提问。

    提出的问题也很简单,包括有没有受伤、回忆车祸过程等等之类的。

    对此,徐雷自然也是简单作答。

    就说嘭的一声巨响,自己明显感觉到追尾被撞了。

    之后车子就翻滚下山坡,天旋地转了好一会儿。

    再然后被救出来,送到了京海第四人民医院。

    做了各种检查确认没什么大碍,就回家了。

    所以……

    是谁撞了自己、事故的具体原因等等,徐雷自然就装不知道了。

    聪明的孟钰,也没有当着同事们的面,让徐雷面对摄像镜头,回答刁钻的问题。

    她猜也能猜到,如果问徐雷知不知道死亡的肇事司机是偷渡客,并且泥罐车也是偷来的。

    徐雷肯定会说不知道。

    既然问了也是白问,还不如不问。

    而明知道华龙轿车,是徐雷参与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的,上市前还曾亲自卖力推销。

    所以孟钰便很聪明的,询问徐雷这一次之所以能幸免于难,是不是因为华龙轿车的安全防护性很强。

    虽然这个问题,有间接给华龙轿车打广告的嫌疑,但却完美迎合了徐雷的心思,让他洋洋洒洒畅谈了不少。

    “……总之,我个人觉得,汽车作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不管是汽车厂商,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把安全排在第一位!”

    拿着话筒的孟钰,顺势笑问道:

    “那我可不可以认为,您买车会更注重安全性,而不是经济性?”

    徐雷笑道:“这是当然,生命只有一次,谁也没有死而复生的本事,命要是没了,钱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花同样的钱买车,我肯定选安全性更好的,哪怕油耗稍微高一点,一年跑一万多公里,也就多烧两三百升油!”

    “以目前92号汽油,每升两块四来算,一年也就多花几百块油钱,可是这几百块却可以换来更加安全的出行,显然很划算!”

    孟钰微笑附和道:“油耗高一点的,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做工用料更扎实,以至于车子更重,还有可能是因为排量更大、动力更强。”

    “所以多烧的几百块油钱,不仅会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更充沛的动力也能让驾乘感受更好,因而我个人也认为买车应该安全至上。”

    徐雷点点头道:“是啊,如果昨天我坐的车,是一辆为了经济省油,连防撞梁吸能盒都没有,安全气囊气帘也减配的车,那我这会儿恐怕就不是坐在这儿,可能当场就没命了。”

    孟钰立马追问道:“那您觉得,咱们龙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汽车安全标准,强制要求汽车必须要有一些安全配置?”

    “如果大幅提高国家标准,会遭遇不小的阻力,咱们龙国的国产汽车,又会不会坚持科技领先、安全至上的产品理念呢?”

    这两个问题虽然有些刁钻,但孟钰知道,徐雷要的就是自己这么提问。

    徐雷可不光是龙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者。

    如今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徐雷也是在极力推动。

    面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实力强劲的国际汽车巨头们。

    龙国汽车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技术上走新能源汽车路线,绕开技术专利壁垒,显然还不够。

    在产品营销上,龙国汽车也显然要突出自己的亮点,要有拿得出手、经得起夸的优势。

    樱花的车企们以经济省油为卖点,而米利车企以性能强为优势,欧洲车企们以技术扎实为特长。

    龙国汽车要想有亮点有优势,显然不能仅仅只是堆配置,让人觉得科技先进,还得把更安全作为噱头。

    要让人们觉得,花钱买龙国汽车,不仅会得到更先进的科技配置,获得更高级的享受,同时还很有安全保障。

    如今孟钰便是借助采访的机会,主动挑起话题,让徐雷可以趁此机会,替龙国汽车做一波广告宣传。

    徐雷本身就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昨天刚经历了一场车祸,也正是全民关注的好时候。

    在这个时候做宣传,显然效果最好,能辐射影响到很多人。

    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男女老少。

    在这个还没有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信息资讯比较匮乏的时代。

    大家茶余饭后,必然会聊起龙国首富徐雷,竟然也出车祸差点毙命。

    一旦聊到了这起车祸,就必然会聊到徐雷的车,和徐雷车祸说的话。

    这一口口相传、全民热议。

    就不光是让华龙轿车,这款车更加名声大噪,让更多人知晓。

    也能让很多人,借此事增加知识见闻,改变思想观念。

    明白买车不能只是看品牌够不够响亮、外观内饰好不好看。

    汽车的做工用料与安全配置,关乎性命,也必须得认真考虑。

    一旦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被改变了。

    那么价格不贵还科技先进、注重安全的龙国汽车,自然想不畅销都难。

    而以经济省油为优势的樱花车企们,到时候肯定就很难受了。

    不换用更高强度的车身材料,不增加防撞梁吸能盒,不增配安全气囊气帘,他们就没法宣传自家的车有多安全。

    可一旦这么做了,他们就会成本大幅增加,车身重量更重了,油耗也必然会增长,再想以经济省油为卖点,可就难了。

    因此。

    孟钰很清楚,徐雷想趁此机会做宣传,想光明正大的,打明牌和国际车企们竞争。

    她也知道要是错过这个时间节点,等人们淡忘了这起车祸,打再多广告,都不会再有很强的宣传效果。

    所以她不怕提出刁钻的问题,让徐雷犯难,她就怕自己配合得还不够好,不能全方位的迎合徐雷宣传龙国汽车。

    ……

    时间缓缓流逝。

    原本只是打算简单的采访一下,却没想到一问一答,很快就聊了近一个钟头。

    而两人的话题,也从一开始的交通事故,变成了汽车产业发展。

    不过徐雷能应对自如,说得有理有据、思维眼光犀利,孟钰却撑不住了。

    她是学新闻出身的,又不是学理工科的。

    她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略知皮毛。

    以前只知道汽车要省油耐用好开,坐着够舒服。

    连汽车还要足够安全耐撞都不知道。

    哪怕她昨晚,提前做了一些功课。

    如今聊了将近一个钟头,也黔驴技穷。

    眼看孟钰都快不知道问什么了,徐雷便主动示意结束采访。

    再聊下去,就成自己独角戏了。

    而且采访时常太长,不仅电视台不好播,观众们也不一定会耐心看完。

    等孟钰面对镜头,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后,摄影师停止录像,录音师也挪开了收音杆。

    “谢谢徐少,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