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我不愿看到她日比一日憔悴的样子,也不愿看到她冷淡冷漠的神情,所以觉得还是分开生活对她对我都好。开始她不习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适应了。

    妻子医学专业学识与技术很高,30岁时就是主任医师。35岁我们两地分居,一年之后她成了我们城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院长。

    我原本是一所专科学校副教授,因为要躲妻子,只得求助朋友以培训青年教师名义,暂时借调到郊县一所高级中学工作。我一生喜欢清静,县里领导几次动员我正式调过来,好接任教育局长一职,都被我婉言谢绝。

    到县中还不到一年,我原先任教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新领导检索教职员工名册时发现我被借调出去,立刻发通知要我速速回归。

    我是教文学史的教师,同时开设唐宋诗词课程。我写过许多诗词研究论文丶出版过三部有关文学史研究的专着,另外还曾多次参与诗词辞典之类书籍的编纂工作,所以很快就晋级评上了正教授。

    日子过得平静又平淡,从与妻子分居算起,转眼快到三载。妻子快到不惑之年,我比妻子大五岁,两鬓已霜染成翁了。

    这三年里,我的两个孩子变化最大,他们双双提前完成本科学业,在一个日籍教授的引荐下,东渡扶桑,进入东京大学“读博”;而在个人婚恋生活里,两人也找到了各自的归宿。一对上海来东大读博的兄妹与我的两个孩子谈起了恋爱。

    他们结缘也有些巧合。有一天我两个孩子一起出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僻静的地方见到几人争吵,后来打了起来,其中一方很快落了下风,一个男孩被打得满面是血。男孩有一个女伴,在帮男孩抵抗,更不是对方的对手。

    落败的一方是中国人,听男孩叫女孩快走的口音可能来自上海。我的两个孩子见他们被追着打,便出手相助,带他们返回学校。经过检查,两人都负了伤,男孩伤得重了些,但均不碍事。

    从此四人熟悉了起来。知道他们确是上海人,更巧的是他们也是双胞胎兄妹,所以更觉亲切……

    儿子有天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四人近期要回国一趟,原因是他未来的岳父岳母认为两对双胞胎相遇结缘不易,尽早完成订婚,免得以后变生事端。

    一日,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我的亲家,他家男孩是我家女儿的准夫婿,而我家的男孩是他家女儿的未来丈夫。

    不久,我的女儿也在微信里详细说明了他们事情的前后经过,并告诉我,她未来公婆的意见是四个孩子的订婚礼都在上海举行,想征得我和妻子的同意。

    这是孩子们的人生大事,我立刻打电话给妻子。妻子说,她也接到相关电话,正愁不知如何与我联系。两人经过简短商量,同意在上海为四个孩子办订婚礼。

    两周后接到女儿的电话,说他们四人已到上海,并替我们买好了机票。她说,凭身份证取登机卡就行;她怕事有万一,所以把机票样照也发在了我们的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