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 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也怪耿成,因为不想提前露了行迹,所以一没有打旗号,二没有让兵卒披甲,更是连戎服也未穿,只作平民打扮,所以才让山贼误以为是商队。

    当然,官兵平贼,天经地义,不然耿成还能引颈受戮,坐以待毙?

    平了也就平了,阎丰和于洪也不会说什么,至多再想些其他手段,将流民撵回幽州,更或是撵到郡城也行,反正绝不能让其北上。

    而耿成倒好,越不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竟敢将流民招至与鲜卑只有一山之隔的强阴?

    到时如果流民生变,翻过山就能投胡,可谓轻松致极。

    好在耿成的速度够快,这二位都还不知道他干了什么,不然杀了他的心都有。

    唯今之计,他也只能尽力隐瞒,能瞒多久是多久……

    郭景满脸不解:“塞尉就不怕得罪上官,更或是惹出大祸?”

    大祸不至于,这点信心耿成还是有的。

    至于两位上官……

    所谓挡人前程,如杀人父母。耿成横插一刀,不知挡了多少人的上进之路,更使这二位上官有多难做就有多难做。

    所以早就得罪狠了,也不差这一件。

    再者,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总不能坐视天赐良机从眼前溜走而无动于衷吧?

    耿成悠然一叹:“且行且看吧!”

    ……

    第二日,东方刚亮鱼肚白,山下就亮起了灯火。不多时,三十多辆大车浩浩荡荡的往北行去。

    车队走的不算快,也不算慢,天亮开拔,日落扎营,若无耽搁,一天少些也能走上百里。

    所以还不到正午,车队就已经走了四十里,到了平城。

    平城也就是后世的山西省大同市,历朝历代都是边陲之地,所以长城极多。而其中只是秦、汉长城就各逾万里,汉武时国境更是直抵后来的俄罗斯境内。

    之后大汉国力渐衰,匈奴趁机内犯,到王莽之时鲜卑已翻过阴山,开始在大青山北麓牧居,东汉立国后,双方便商定以此为界。

    因连年征伐,民生凋敝,人口大减,百姓急需休生养息,是以刘秀一改西汉对胡族征剿为主,安抚为辅的策略,而是招抚与羁縻并重。

    你不是觊觎汉地富饶吗,好,那你迁进来,要地我给你地,要官我给你官。

    不愿迁也可以,那就给你钱,给你物资,反正除了兵器甲胄,你缺什么我给你什么,只要你别擅起战端,别逼的我和你打仗就行。

    总结成一句话:能不动武就不动武,能用钱摆平的事情,在东汉看来就不叫事情。也是因为朝廷算过小账:打仗的耗费比直接给胡族送钱多好几倍。

    后汉书记载,从刘秀开始,朝廷每年用以招抚鲜卑的钱粮就足有两亿七千万钱之多。其中还不包括送给南匈奴的一亿七千万和西域诸胡的八千四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