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九九章 左佥都御使

    这事情很好查,甚至不用动用徐家的资源,单单都察院派出几个人,街头巷尾一打听,再找些个这些行当里做熟了的商家一问,陈文静就知道徐子文并没有诳他。

    既能为这些无辜百姓仗义执言,又能还恩主家的人情,而且,事情一旦做好,还能扬自己清名,这样的好事,陈文静怎么能放过。

    不过,陈静文很是很小心,官场沉浮这么久,他知道哪些事情能碰,哪些事情不能碰,他是清廉,是想做事情,但是他脑子并不糊涂,脑子不清白的人,在县城这个级别的官吏中,或许有不少,但是,到了府城这个级别,那就极为罕见了,至于能够做到四品,还愣头青一样在官场中横冲直撞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这样的人,不是倒在他的对头手里,就倒在他的同僚手里,决无例外。

    其实,陈文静还是出生得早了一些,再过个三二十年,大明朝还真的有这样一个奇葩,海瑞海刚峰,可惜的是,陈文静并不是海瑞,他挺在乎自己头上这顶官帽子的。

    顺着锦衣卫的线查下去,很轻松的就找到了源头,锦衣卫他倒是真不怎么在乎,但是,这锦衣卫后面的庞然大物,可就让他有些感到棘手了。

    四海楼!这一切都是四海楼搞的鬼?

    他似乎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锦衣卫有参加在其中。锦衣卫嘛,这个他倒不担心,一纸弹劾上去,然后朝中找几个同年清流声援一下,锦衣卫也就那么一回事,内阁不向着他们这些文官清流,难道还向着他们不成。还真以为眼下的锦衣卫是太祖年间的做派了,哼!但是,这四海楼似乎牵涉到了镇守太监王岳,这事情就有些不大好办了。

    是的,陈文静忌惮是王岳,所谓县官不如先管,既然他在南京任职,这个镇守太监,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不要将所有的官员都想得那么有节操,前几年刘瑾当道的时候,这天下争着上杆子巴结刘瑾的还少了去了?宦官们性子阴狠,睚眦必报,弹劾锦衣卫胡作非为是可以,但是将王岳捎带上了,陈文静自问,这后果怕是有些他承受不住。

    不过没关系,可以先小小的试一试,看看王公公的动静。陈文静微微笑了起来,徐家不是看不过去么,那就,先闹一闹吧!看看王公公的反应再决定如何做!

    趴伏在案前,陈文静提起了笔。

    “这是谁又犯在陈大人手里了?”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人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陈静文头都没抬,这么慎重对待和王岳有关的事情,多少他也是吸收进来的这人的教训,得罪了刘瑾,然后在黑牢里转了一圈出来,还这么活蹦乱跳的主儿,实在是不多。

    “搅乱市价,囤积居奇?”来人看了看他落在纸头上的几行字:“你终于也是闲的无聊了,连这种事情都管起来了,这些事情,应该归应天府衙管吧!”

    “这事情,应天府衙可未必敢管?”陈文静淡淡的说道:“应天府敢管锦衣卫的事情么?”

    “锦衣卫啊!”来人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很难说这表情是什么意味。

    “对了,伯安,要不要凑凑热闹,好歹我们二人,是这都察院的左右佥都御使,都察使不是都打趣说我们两人是这都察院的哼哈二将么?你以前和锦衣卫这帮人打过交道,多少也算是知己知彼了!”陈静文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这人。

    这是今年调到都察院的左佥都御使,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公子王守仁,此人先前在南京吏部做主事,后来因事获罪,押解到京师问罪。后来不知道此人走了谁的门路,刘瑾一倒,居然脱罪不说,在外面转了一圈,居然又回到了南京来了。不过其父也从京师调到了南京,大抵是受了他的拖累,两父子为了避嫌,他于是从吏部调到了都察院。

    经过了这一番事情的王守仁,似乎终于消停了许多,每日里到衙门来,要么就是手拿一本经卷,一杯清茶混到天黑,要么就是找些相熟的,研究些学问上的东西,一副消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