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风云际会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美军决定建立一个最广泛的反伊同盟,希望最大限度地孤立伊拉克。

  为此,美国展开了空前绝后的外交活动,仅仅在危机爆发后的4天时间内,布什总统就通过专用电话先后给12个国家的元首打了23次电话。

  为了加速美国向海湾的运输力度,日本、希腊、挪威、丹麦等海运大国还为美军提供了大型运输船。据美国军事运输司令部使命公布的数据,上述国家提供的船只所运输的物资,占美国运往海湾全部物资的46%。

  伊拉克的周边国家也是美国争取的重点。为了赢得埃及的支持,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理查德·布鲁斯·切尼亲自飞往开罗,表示愿意取消埃及拖欠美国的70亿美元军事债务。

  在争取土耳其的支持上,美国试图说服土耳其切断伊拉克穿过其过境的输油管道,但这同时给土耳其造成经济损失。

  布什亲自打电话给土耳其总统厄扎尔,同意免除土耳其部分外债,还承诺将给予其相应的经济补偿。最终,包括这两国在内的39个国家都加入多国部队序列。

  美国拉拢这些国家,还有着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筹集战争经费。

  由于美国在海湾地区调集了大量昂贵的高精尖武器装备和弹药,所以军费开支相当惊人。据评估,仅仅在调动军队期间,美军就要耗资300亿美元,而战争一旦打响,每天耗资更会高达10亿美元。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衰退期的美国而言,几乎是一笔无法承受的费用。

  在美国的争取下,有十余个国家同意为美国提供现金和物资援助。

  其中,科威特援助的最多,现金159.74亿美元和价值3200万美元的运输工具;沙特提供援助现金132.65亿美元以及价值35.75亿美元的实物;阿联酋援助38.75亿美元和价值2亿美元的实物;日本援助99.61亿美元现金和价值7.8亿美元的各种设备;德国支援57.6亿美元现金和价值8亿美元的物资;韩国援助3.29亿美元现金和价值5700万美元的物资。

  盟国最终为美国提供了700亿美元的现金和物资,其中540亿美元提供给美国,另外的则提供给埃及、土耳其和约旦等国。

  这样一来,美国自身只负担全部作战经费的20%,60%由沙特、科威特和其他海湾富裕国家承担,日本、联邦德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则承担其余的20%。

  因为资金到位,美国、英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卡塔尔、巴林等9国很快就发动了空袭。

  这些国家一共出动了各型飞机约2万架次,美驻波斯湾和红海的战列舰及潜艇发射了近2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科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狂轰滥炸。

  战争开始的头3天为战略空袭,4700多架各式飞机和约2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科境内的防空和雷达系统、军用和民用机场、萨达姆总统住所、军事指挥中心、政府首脑机关、通信联络枢纽、核生化和地空导弹设施等军事战略目标进行了轮番轰炸。

  李忠信对于这次的海湾战争的结局十分清楚,而且也是知道,一些内幕的事情,但是,重生之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心中更是多出了一种另类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