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中国古代化妆品 转帖

    古代妇女的

    “眉笔”: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

    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饿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

    “石黛”。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

    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

    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

    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

    “石墨”,或称

    “画眉墨”。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

    “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

    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芳泽可亲——妆粉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

    “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

    “铅华”,也有称

    “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