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0章 万佛大典

    三年后

东陆

盛夏暴雨如注,巨浪滔天,击打在绝壁悬崖上。

随着浪花爬上岸的,却是近千只猿猴一般的水鬼,四肢扭曲、腥牙利爪,满身的黑毛疮疤,稍微沾染一点,就会身中剧毒。

而在水鬼必经的礁石上,有一少年镇守,他淡漠的一瞥爬上来的水鬼,一咬护腕,将带子扎紧了些。

随后抽出背后一把黑金长刀,朝下一跃——

十五岁的莫小凡,已经突破了入师期,体武双修,初见人间杀器势无可挡的凶气。

长刀一劈,水鬼便被斩成两截,少年如一块从峰顶砸落的山石,攻势从无委婉,谁若碰上,必被撞得头破血流。

不多时,足有入境巅峰实力的水鬼便被清空了。

莫小凡轻轻吐出一口气,却没有放松,而是盯紧了不远处的海水。

在天幕雷电劈下、白光大盛的刹那,一头饕餮巨兽从海下冒出,但还未等他卷起海啸,一束金色藤蔓就从悬崖上迅疾冲下,庞大的灵流爆开,如同一只巨掌伸开五指,把它抓在了手里。

海兽尖啸,却逃不开藤笼束缚。

“得菩提时,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十指结印,如莲花收放,在菩提印完成的那一刹那,佛手藤骤然收拢,佛光大盛,二者双管齐下,将这头巨兽绞杀了个干净。

“刷啦啦……”

藤蔓如流水般回巢,海面上连骨血都不见一点,尽是一片灿烂的金。

这一头堪比入圣巅峰的魔兽,就这样被“超度”了。

“师父。”莫小凡收好刀,重新攀上悬崖,过了会儿到顶,看到了崖边静静立着的人。

二十三岁的方远,已经长成了温润的青年,天青色的道袍在风中鼓舞,手边拿着一管紫箫。眉目清润如画,自带三分笑意,让人看着就心生亲近。

因为被人精心的养着,他身上那股朦胧的少年气还未褪去,细细一品,便挪不开眼了。

方远转了转箫:“做的不错,比昨天还要快。”

他们是接了百澜阁任务,特意来海岸除魔除妖的。每到夏季,就会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被冲来东陆,扰乱岛上安宁。所以为了护佑边民,也为了历练,不仅是他们,很多佛修也会在这个时候来。

方远也不是第一次接了,他现在已经读完《十二缘起》、《药师琉璃光本愿经》、《大咒伽往生经》,习得二十四降魔咒印,十二往生法度,效果斐然。

尤其是这二十四个降魔咒印,和佛手藤结合起来威力几乎翻了三倍,比灵诀好用很多。

修为也牢牢稳固在了入圣二重天巅峰。

更值得说道的是,他终于能短暂的召出水清莲了,假以时日他学会上清结界,整个修真界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方远美滋滋的畅想,已经开始给自己起尊号了,“xx”真人什么的太普通,他要整个“巨山超力霸”、“无敌金刚”一类的好活。

方远按了按莫小凡的肩膀:“走,我们该回梵音寺了。”

莫小凡点点头,上了飞剑,站在前面。虽然他已经快要和方远一般高了,但徒弟就是徒弟,哪有从后面抱着师父的道理。

梵音寺离他们在的南海岸有很长一段距离,方远入圣期,飞得比莫小凡快许多,短短三天就到了。

而此时的梵音寺,已经挤满了道修。

这也是方远紧赶慢赶回来的原因,十日前,东陆二十四寺昭告修真界,将在无弥圣地举办万佛大典。

这也就罢了,佛典除了佛修,道修没几个感兴趣——但让人疯狂的是,这一次万佛大典,梵音寺等几个大寺会拿出一截扶桑枝干,赠予有缘人。

此消息一出,举世震惊。

无他,谁拿到扶桑枝,就等于谁多了一条命。平常诸多好处暂且不提,过飞升劫时,扶桑枝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顶级法宝,挡天雷、输生气、存魂魄,若是失败,还能重进轮回。

当然,前提是这截扶桑枝还保有力量,像方远在奈河尽头看到的那一棵,就已经彻底腐朽了。

无论怎样,要拿这根木头,不用打不用抢,只用来佛典上论论道耍耍嘴皮子,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让所有觉得自己有希望的修士全来了。

反正就算拿不到,看看热闹也不赖。

一时之间,东陆大大小小的寺庙都挤满了人,不仅有道修,还有鬼修、魔修、妖修,各路天才、各方大能全都齐聚,热闹程度比五洲盛会不逞多让。

这就显出佛门的情怀了。

因扶桑容纳万物,对生灵从无歧视一律渡之,所以二十四寺也秉持了这个原则,接纳了所有人,只要守规矩。

方远有些明白了为何东陆受修真界尊重,中土打得再激烈,战火也鲜少烧到这里。

资源不丰厚是一回事,另一方面,也是佛修行事不让人讨厌。

只为了一个“缘”,便与众人共享机会,换做别的势力,哪怕不能让扶桑枝认主,也绝不会让它流落到外人手上。

枫林大道人满为患,但梵音寺附近却罕见的空旷,方远一落地,就看到了寺门前的一行人。

十几辆华丽的战车晃人眼,拉车的妖兽喷气低吼,又被侍从拉住了耳环,顿时安静下来。从车上下来了两人,侍女围绕,如众星捧月。

正是谷渺渺和秦澜。

方远在远远看到战车旗帜上的家徽时,就有了猜测,所以现在也没太惊讶。谷渺渺还是一身清丽长裙,蒙着面纱,姿容绝世;秦澜则看上去有些郁郁,玉冠华服,小心的扶着她。

“渺渺,小心些。”

谷渺渺却抽回了手。

秦澜面色更加不好,这样的阴郁在看到方远后达到了极致,他有些惊异:“你竟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