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 30 章 第 30 章

    第三十章

    萧誉并没有答应。

    悔了十几年,到头来要他放手,他做不到。

    他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他不知道,这辈子会如何他也不清楚,但从再次睁眼的那一刻,他便知道,除了她,一切皆已成了云烟。

    萧誉转身,裴风跟其身后,走了一段见其神色平静了下来,才禀报道,“宴大人来信,虞氏要求谈合。”

    前有大魏,后有汉阳兵马,虞氏已经走投无路,只能派人前来谈和。

    谈和的条件,虞氏愿意上交手中所有的兵权。

    与萧誉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可以坐稳他的江山,成为南陈真正说一不二的君主。

    裴风将信递给他,上面有宴观痕写出来的满篇劝说之词,萧誉却一眼都没看,直接扔给了裴风,“杀。”

    没什么好谈的。

    上辈子虞氏是什么下场,这辈子便不会有例外。

    虞氏男丁一个没留,女眷尽数充为军妓。

    虞氏最后跪在他跟前,满眼恐惧,只会嚷嚷,“疯子,你就是个疯子。”

    他确实疯了。

    若非前世那番经历,他又怎知,曾经被他视若如常的人,视若理所当然的感情,有朝一日会让他丢下毕生所求的权势,再回头用尽全力去挽回。

    裴风接了信过来,心头虽有想法,但没宴观痕那般胆大不要命,“属下领命。”

    说完便转身去送信。

    穆蓁离开萧誉后,便去了营帐。

    受伤的百姓伤还有大半势较重,留在了营帐中继续医治。

    伤愈的百姓,因房屋烧毁,无处安身,均是由穆蓁统一安排了住处,往日过来营帐,当初在那黑墙后救出来的小孩石头,总是会第一个跑出来,扑进周智的怀里。

    今日周智却没见到人。

    穆蓁过去时,周智已出了营帐去寻。

    杨皓见到穆蓁,忙地迎上去,到了跟前忍不住往她身后瞧了瞧,确定萧誉没再跟来,才松了一口气,将手里的折扇遮在了穆蓁头上,替她挡了日头,“殿下,秋季的日头瞧着不晒,实则最毒辣,稍不留神,肤色就能晒黑......”

    穆蓁回头看了一眼他细皮嫩肉的面孔,“今日你就留在营帐负责端汤药,将你那张脸搁太阳底下好生晒晒,你一个男人,总不能比本宫还白了去。”

    杨皓脸色一变,“殿下......”

    穆蓁正打算钻进营帐,身后一道马蹄声传来,守城的将士翻身下马,疾步朝着穆蓁走来禀报道,“殿下,城中有不少百姓要出城,末将前来请示殿下,是否放人。”

    穆蓁一愣。

    洛中一战后,留在城中的百姓均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她想尽办法去医治,为了不是等他们伤好后离开,而是留在城中,重建洛中。

    穆蓁转身随着那将士离去,“封住城门,一个都不许放走。”

    杨皓立在那,一时不知该不该跟上。

    犹豫片刻后到底还是乖乖地去了营帐端汤药,努力将自己那张白嫩的脸晒黑些。

    城门口刚有了异常,暗卫南瑾便悄声无息地走进了阁楼,同萧誉禀报道,“陛下,伤愈后的一批百姓今日要出城。”

    洛中遭难后,北凉公主穆蓁全力搜救受伤的百姓。

    如今过了半月,伤势较轻的一批百姓已痊愈,此时出城,怕也是想为自己谋一条出路。

    谁都知道洛中是人间地狱,除了他家主子主动往上凑,这个时候还有谁愿意来。

    萧誉正在整理桌案上的一堆纸张,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黑眸一瞬如寒潭,抬头冷声问道,“人还没找到?”

    南瑾自然知道萧誉问的是谁。

    洛中的周侯爷。

    自从洛中战败后,周侯爷一直没了踪影。

    战事爆发后,从洛中出去的路,全都被他们封死了,如今还未见其踪影,想必还困在了这城中的哪个角落,得等到弹尽粮绝之时,才会现身。

    南瑾跪地额首,“属下无能。”

    萧誉收回目光,将手上的纸张叠好,撂在了桌上,才淡淡地道,“所有出城的百姓,一个不留。”

    南瑾这才猛地惊醒,“是。”

    南瑾刚说完,院外便有了动静。

    一阵马蹄声从门前疾驰而过,萧誉侧目从阁楼上望下去,便看到了那道艳红的身影。

    桌上那叠整理好的纸张,疾风一扫,散落了一地。

    南瑾还未反应过来,便见萧誉从那窗户外翻身一跃,锦白衣摆一闪而过。

    南瑾神色一紧,赶紧跟上。

    周智在营帐内没找着小石头,一路往外寻,快寻到了城门,才见不断往外拥挤的百姓,周智不知是何情况,正欲过去问个清楚,身后突地一道马蹄声,周智回头便见到了穆蓁,忙地伸手招呼,“殿......”

    穆蓁的马匹却是直接从他身旁疾驰而过。

    “封城”

    行在前的将士突地一声令下,城门封闭,百姓出不去,都堵在了城门处,看到穆蓁时,竟是齐齐下跪哀求道,“殿下,放我们出去吧,求求殿下给我们一条生路......”

    周侯府叛变,这些百姓能活下来,已是不易。

    如今洛中均毁,没有谋生的出处,仅靠着朝廷的救济,谁又能保证,朝廷能保他们到何时。

    他们总不能在这等死。

    穆蓁坐在马上,脸色并不好,看了一阵跟前的百姓,突地出声问道,“本宫问你们,那营帐中,可还有你们的家人尚在医治?”

    城门前百姓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来。

    穆蓁又道,“家中亲人,是生是死都还未知,尔等是如何下定决心将其抛之,弃之?”穆蓁提高了声音道,“倘若你们都无心去救,本宫凭什么去救他们?朝廷又凭什么要养着他们,何不干脆撤了营帐,不问死活。”

    穆蓁说完,不少百姓已低头红了眼。

    “即便今日你们走出了这道城门,谋得一口吃食,往后你们一辈子,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你们永远都忘不了,当初是如何抛弃家人,如何离开的他们。”

    如同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