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卷 盐城风云 第十二章 画舫与花魁(中)

    秦瀚这几天可以说是无聊透顶,原因无他,自从母亲大人知道他被人追杀后,便被禁了足,吃喝拉撒一应在府内解决,说是生怕那几个混小子再生歹意,对于母亲的一片苦心,秦瀚实在不好违逆。

    午后慵懒的阳光斜洒进小院中,春的气息也是弥漫在芬芳中,秦瀚最喜欢做的便是搬一把躺椅,半眯半睡的享受着午后的悠闲时光,好似那垂暮的老人一般,而秦风的功课也早已在百无聊赖的秦瀚的监督下做完。

    秦风便也是有学有样,搬来一把躺椅学着哥哥的做派,到底是少年心性,好似有多动症一般动个不停,好一会后才道:“哥,你昨天的故事还有一半没讲呢,你现在讲给我听呗!”

    秦瀚费力的抬了抬眼皮道:“想听啊?”

    “嗯!”

    “先去给哥泡壶茶去。”

    平时懒得要命的秦风,此时却是欢天喜地一蹦一跳的跑去沏茶,喝了杯热茶,润了润嗓子这才道:“昨日说到学子们都汇集到了学堂门口,我就从这接着讲。”

    “突然!红的能渗出血一般的大门缓缓打开,众学子纷纷睁大了眼睛,门后却是空无一物,仿佛这门是自己打开的一般,不由众人细想,阵阵阴风夹杂着悠远而又让人听不清的低吟声缓缓传来,此时学子中胆子小一些的双腿已止不住的开始打起了摆子。”

    说到这秦瀚抽空瞅了眼秦风,只见后者没有一丝自己预料当中的样子,而是饶有兴趣地睁大着双眼看着自己,秦瀚只好继续沉声道:“甚有胆小者已打起了退堂鼓的念头,而在此刻,学堂门口却忽然亮起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光亮,配合着那红色的灯罩子,此时学堂门口仿佛九幽一般,此刻近千人的队伍静的可怕,连喘息的声音都已销声匿迹,定睛看去,只见那每一处灯笼上方,都挂着一张惨白到没有一丝血色的脸,离得近些的仿佛能看到他们露出的森森獠牙,众人无不胆寒!”

    说着又偷摸瞅了眼秦风,只见这混球还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任他吐沫横飞,讲的鬼故事在听众耳里却成了笑话一般,怎能不气?

    “后来呢?”

    此刻秦瀚已是兴趣缺缺,便不耐烦道:“后来出来一个官老爷,说今天要考试,但考试要检查,众人便排队检查,结果检查的时候却被告知要割掉卵蛋才可,否则不予参考!我的故事讲完了。”

    秦风闻言扒开了自己的裤裆看了看,然后一脸疑惑道:“为什么要割掉卵蛋?卵蛋有什么用吗?”

    秦瀚听闻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好一会后才道:“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老子没空给你解释,你现在这叫扯蛋知道么?”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秦瀚很害怕,自己许久都未曾梦到过前世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了,连父母的面孔都渐渐模糊了起来,而当时爱的刻骨铭心的她,也以几乎消失殆尽,也许当自己熟悉了头顶的这片云,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那片云真的不能称其为云。

    也许这才是歪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事实确实如此,你无法阻止,时间真的仿若杀猪刀一般,令你面目全非,彼时还敢笃定若是这般定会如何如何,此刻却已心安理得的接受,或许把此时的秦瀚放到彼时的位置,也许那时的他才令自己无法接受,所有一切都是一把双刃剑,庸人只有在利刃对向自己时,才会想起另一面,智者则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这是一种成熟,而此时秦瀚宁可却不想要这份成熟,王启以及父亲给予他无形的压力太大太大,甚至连呼吸都有些苦难,不过无人知道小小年纪的他会思虑的如此之远,自己好似一颗棋子,任由棋手摆布着,哪怕只是一个预备棋子,但可悲的是这枚棋子连棋手是何人都不得而知,是王启吗?不,秦瀚不这样认为,或许他也只是一颗棋子,只是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罢了。

    玄承十八年三月初十,两年一度的府试便拉开了序幕,整个盐城大大小小的客栈早已被蜂拥而至的学子挤满,而那些家境贫寒的也有官府为他们准备的下榻之处,五文钱便可以住一天,非常实惠,但奈何也架不住学子太多啊,备了八百个住所,却有近四千学子参考,就算两人挤一间也有一千多学子无处可去,此刻就到了那些城中大户们彰显大度风范的时候了,有收一文做做样子的,也有分文不收的豪爽之辈,还有一些小门小户更是想趁机大捞一笔的,总之各种各样,倒也再无学子游荡街头,这倒让官府的心头大事去了不少。

    此时盐城充斥着来自汝北郡各地口音之人,不过不知是人类基因里就带有的,还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在盐城两眼一摸黑的学子们在此刻竟能熟门熟路的便找到各个家乡学子聚集之地。

    就好比此刻的醉春楼已然成了徐阳学子们的聚集之地,而在街头的一品阁则成了广平学子们的驻扎之地,家世富裕的学子们联合起来包下了这块地方,住是没地住,但吃喝却是一概不拒,此刻只要你操着家乡方言便能进来讨一杯酒食,不得不说大秦的民风比起其他地方来要好上不知几何,而学子们在饮酒作乐之际也不忘互相切磋,好提升自己的水平,毕竟能走到这一步的肚子里肯定都是有些料的。

    广平和徐阳自古以来便是汝北郡考取功名占比很大的两处地方,哪怕到了会试也多要看这两地表现,盐城与这两地比都略显不足,毕竟在这方面不是看哪里更有钱,而是需要一定底蕴的,盐城建城时间短自然在这方面略显不足。

    盐城学府作为汝北郡最大的学府,自然是府试之地的不二之选,卯时一到四千余名学子便蜂拥而至,场面顿时混乱不堪,有跑丢了鞋的,有被挤掉考篮的,总之是千奇百怪,由于人数太多,早早便开始一些例行公事,就这都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等到了开考时已到了辰时。

    府试不同于县试和童生试,考取县试和童生试的人充其量也只是能落个读书人的名头,得不到什么实际性的好处,而考过府试的人再不济也能在官府谋个一官半职,若是能考过会试,那就恭喜了,再差混个七品县老爷那是不成问题,而这也是这个时代唯一光宗耀祖的途径。

    而由于考生数量多,等到出榜时怎么着也到了十天以后,而这十天里花魁大会便会召开,不得不佩服举办者细腻的心思,而这些学子们不乏一掷千金之辈,而在这段时间里,盐城的娱乐行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的由这些学子们带动了不少,毕竟在这个年代寻花问柳算不上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不怎会有风流雅士一说。

    每到这个时间盐城可以说是如同过年一般,不管是学子,各地的商贾,走卒,以及从外地特意赶过来看热闹的百姓,还是云游四方的才子佳人都会赶在这个时间一览盛会,而督察府驻盐城分司也在闲暇了好一段时间后加速的运转了起来。

    皓月当空,寂静的夜晚下不时发出蟋蟀“唧唧唧“的叫声,好似要把一个冬天所有的不满及愤懑都发泄出来,而在不远处有着一个三进三出的院落,在这盐城郊外也算是其中的大户之一了,门口的长凳上坐着两个身穿布衣的家丁仿佛是在贪图着夜空下的一丝宁静,正昏昏欲睡,但若走进了便会发现两颗半眯半就的眼珠却是滴溜溜转个不停。

    乍一看仿佛只是个普通大户,但在院内却站着十数名大汉,借着灯光看去,这些人清一色的褐色紧身官府,腰旁别着那特色鲜明的燕羽刀,除了督察府没有人会这么打扮,十数名督察府之人仿佛都哑了一样,在这寂静的夜空下更显诡异之色。

    院中正堂里此刻坐着近十名督察府之人,细细一看品级最低的都是指挥使,其中还夹杂着几名镇抚使,铁手高居正坐,一如既往的正在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