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正文 第十七章 昔日雄辉

    公元8年,由于大汉王朝的内政腐朽,再加上外戚的干涉,最终使得内忧外患的大汉王朝不得不走向灭亡之路,虽然还有很多爱国百姓的努力抵抗,还有很多智勇双全的忠君将领们的全力抗衡,但是内部的奸臣当道,幼帝又承担不起国家的大任,最终使得外戚权臣王莽,亲率大军兵至王朝大殿之下,而必当走向灭亡……

    回闪……

    王烁在军中心情久久未平静,而此时,一道圣旨下达,而给予的命令则是大军回撤,以和为贵,并在圣旨之中提到,确保皇氏宗族的人性命可以确保,而为了苟且而活下去,幼帝同太后等人选择了放弃整片江山,保全微弱的生命……

    王莽双目含泪,前所未有,这种伤感,是一位忠君之士为国家而流落的眼泪,为了朝廷,付出的艰辛,举起大旗,大义灭亲,为了忠于国家,落下一个不孝子孙的名号,两军对峙,军心大战前沿,后方奸臣横行,此乃天意,对于如此的安排,王烁除了伤心还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英雄闻泪而伤,牡丹此时细嫩的手掌,是最好的温度,王烁缓缓回过头来,看见牡丹在轻抚自己,对于如此体贴的女子,王烁此刻更是感动:“牡丹,想不到此时你依然在我身边”

    牡丹缓缓蹲下,并半趴在王烁的膝盖之上,然后安慰道:“其实大汉的天下早已经如此,是定数,不是一两位爱国志士可以解决的问题,你没有错,你很优秀,但是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弄人”

    王烁何尝不知,对于自己的能力,嫉妒自己的人会如何对待自己呢?也许,在此时王烁,虽然拥有着过人的智勇,但是积聚缺乏却是老练的心智,所以第一战的大胜才给予之后的完败,因为他考虑的是外敌,却没有提防内忧,一张薄薄的圣旨,江山的沦陷,天下的改性,这对于一位一直有着爱国赤诚的王烁,朕可谓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即便如此,又能如何呢?

    牡丹深情的看着王烁,并说道:“夫君,现在皇上也如此,你不如就顺天意了吧?”

    “皇上?你说皇上?”顿时间,王烁脸上露出了极其严肃的表情,然后缓慢走向牡丹,这种冉冉而起的魄力似乎吓到了牡丹::“分明就是那些狗眼看人低,只会在背后捣鬼的小人所为,倘若不是他们,怎么会有今天?倘若不是他们,大汉怎么会有今天?倘若不是他们阳奉阴违,谋求私利,为了自己的一时享受,大汉王朝会有今天吗?”

    说道这里,王烁猛地转过身去,然后气冲冲的原地徘徊着:“时到今日,没人去追讨他们的过犯,但是我们前线拼死作战,他们居然还怕我们军功多了,抢了他们的风头,现在一旦大汉灭亡,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去谋求自己的一切,他们这样可谓是误国误民”

    “恩,夫君不要太过生气……”牡丹此时很明白,王烁作为一名极度爱国的将领,此时,自己深爱的国家居然拱手投降,而且最重要的是,占据上风还投降,这样的失败怎么可以接受?这样耻辱怎么可以接受?想到这里,王烁只有含含糊糊说了一句:“杀!”

    “杀?你想做什么夫君?”牡丹脸上充满的忧虑,不知道此时王烁到底是准备做什么,当然从一个杀字看来,王烁似乎要动杀戒,至于杀的人是谁,都不为人所知……

    闪回……

    王莽的近卫军停在湖畔的一边,而太皇太后王政君携众人站在城楼之上迎接王莽的到来,而这时候,王烁以右将军的身份出席在城楼之上,并站在王政君的右侧,而此时,王莽的脚步缓缓的走向大汉王朝的巨石长板路,而眼下的每一步,似乎都是王者所该拥有的步伐感,缓行而进,不知从何而来的骄傲感出现在王烁的心中,在此时几名奸臣连忙跪下迎接王莽,而这一幕却让右将军王烁感到十分气愤,随着内心的愤恨,王烁缓缓从自己腰间抽起佩剑,但这时候,似乎被太皇太后王政君所发现,于是王政君缓缓的转过头来,并看着王烁,似乎从眼神上看来希望王烁要冷静,迫于对汉室的忠心,以及对太皇太后的尊敬,王烁咬牙而至,将自己身挂的佩剑缓缓收起,但就在这时候,左将军突然冲了出来,并一刀砍了这两个卖主求荣的臣子。

    鲜血溅洒在皇宫的阶梯之上,并缓缓流下,随之而来的则是,几名士兵把左将军押住,并用长戈将左将军死死的压在地上,而此,漫步经过的王莽却以及其傲视的态度说道:“左将军功劳不小,大新皇上,朕!接位的这一天,居然杀掉大臣血祭迎接朕的到来”

    此刻,王莽话语的瞬间,太后看着被杀的臣子,其中一位就是当晚跟太后商量举荐投降之人,而如此惨死的状态,让太后不忍心目睹。

    王莽的傲慢话语并没有让左将军折服,相反的则是顽强的抵触:“我呸,身为汉臣,他俩卖主求荣,而你!”左将军右手抬起,并死死的指着王莽说道:“身为汉臣,居然连自己主子的江山都夺取,狗乃畜生,起码还知道不咬主人,而你!这难道不是连畜生都不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