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补缴金贡


    这乍听来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的白银“金贡”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拿出实打实真金白银的有,但更多的是一张张人们认缴贡献的凭据,何时兑现、如何兑现,朝廷没有明文规定。因这笔钱直接送到皇帝的私库,并不受户部管理和支配,也就从没有衙门拿着字据上门催要,全凭商人自觉。多的是认缴几万,实际陆陆续续不过掏了几千两罢了。

    新政堵了“金贡”的漏洞,要求今年年终以前缴清以前认下的所有“金贡”,否则不仅要收回以前朝廷所给予的荣誉,还要抄没与欠缴数额相应的家产。

    与“流金税”相比,这简直能要人命。越是家大业大的豪族巨商,往年认缴的“金贡”越多,实际没缴的差额越大。要把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差额一次缴清,那些往日里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怕是要把吃饭的碗都要当掉。

    这一条,也没人理会。眼看已经到了腊月,户部还没收上来一两“金贡”。

    王侯将相们要么是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大朔以来,“金贡”从来都是自愿,只听说臣子们自愿向皇帝上缴的,没听说户部硬逼着臣子们往外掏的,都是强迫,哪来自愿?

    要么是耍赖皮硬抗:府里不要说没有钱,连冬天烧的碳都没有,要我交“金贡”,把我一家性命拿去吧,反正都要被你等逼死!有蛮横的一把大刀迎面劈过来,吓得户部催缴的主事腿先软了。

    也有说话还软和些的:平阳城缴“金贡”的人家,大多亲戚连着亲戚,也是有心补缴,就怕自家先缴了,反而伤了亲戚的和气。历年的“金贡”名单里,长乐公主认缴最多,脸面最好看。大人们若是能让长乐公主率先补齐了,皇帝那里面上好看,我们跟在后面缴了,也不必担心得罪别人。长乐公主不把“金贡”补齐,其他人怕只当新政是放屁。

    长乐公主心里被气得乐开了花。往日里她没找过新政派的麻烦,这帮狐狸崽子们把自己当病猫了。

    太后冲长乐公主摆摆手:“叮嘱你的这些都记在心上。皇帝还在书房等你,去吧。”

    长乐公主向御书房走去。

    离开皇宫已有5年,可每每有事到宫中来,她看着这漫长的灰瓦红墙,总是感到烦躁,总忍不住大步快走,赶紧走出这让人压抑喘息的地方。

    一名小太监领着位年轻的官员走来,远远望见长乐公主,便肃立在一旁让路。

    长乐公主看也没看一眼,急匆匆走过。

    站在一旁等候的徐佑宁只觉得那一身红色的身影像是一团火,热热烈烈地席卷一切。一双凤眼,炯炯有神,两弯浓眉,微微上挑,徐佑宁也曾听人说过长乐公主生就一副绝世好容貌,却没想到长乐公主在美艳之外竟还有些飞扬的英气。

    太监通禀的时候,长乐公主借着袖子掩饰,狠狠拧了自己大腿一把,立时疼得眼睛水汽迷蒙。

    她微红着眼睛给皇帝请了安,坐在一旁忍着眼泪一声不吭。

    “委屈你了,”皇帝长叹一口气,“那些混账们不知情,很多事情都是你替朕做的,如今却都成了你的恶罪。”

    长乐听见皇帝说这些,立时给眼泪泄洪,边淌眼泪,边颤着声音说:“长乐不委屈,只是为皇兄难受。他们口口声声为君分忧,哪里体谅过皇兄的难处。威远王府假借着先皇的谕旨,要强占京郊良田扩建花园,要不是皇兄嘱咐我早一步买下,那些农户又要受威远王府欺压。他们只看我低价强买,谁知道我私下里还又贴了银两给农户?”

    长乐公主低头拭泪,皇帝又叹气不止。买京郊良田是他吩咐长乐做下的不错,可纵奴打人、包养戏子以及昨天放灯种种荒唐事,还不都是长乐自己任性妄为!

    “朕已经训斥了户部徐侍郎,徐相一派一心推广新政是好意,但万万不该借火灾一事牵扯上你。但国库空虚已非一日,朕也日夜不宁。长乐,此事还要委屈你,帮着徐侍郎过一难关。”

    “皇兄放心。长乐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该交的交齐了,一枚铜板都不会少。”长乐公主抬头望向皇帝,眼里满是为兄长分忧的热切,“只是长乐平日里看着光鲜,哪里有那么多积蓄。只怕到时候又要拖累了母后和舅舅。”

    正与下属议事的大将军邵劲勋突然猛打两个喷嚏。他回想上次这样,还是被长乐公主坑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