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李鬼李逵

    唐粒自从在这摆摊,就没挪过地方,一直跟这位卖菜的大婶做邻居。

    这边位置虽然差一点,但离马路远,灰尘少。这年头还没有水泥路,省道铺的是沥青,寻常的就是泥路。大冬天的,西北风一吹,人一说话,嘴里就进沙子。

    赚钱重要,身体更重要,为了不吃沙子,唐粒宁可少赚点。

    她生意好,熟客多,卖菜的大婶傍着她,生意也比从前好,俩人关系还算熟络,不然一般人也不愿管闲事。

    做买卖嘛,生意时好时差的,都是正常的。唐粒原本也没放在心上,被大婶这么一提醒,才知道原来不是市场规律,是人祸。

    于是她让大婶帮忙看着点摊子,自己则绕到摊贩们后面,准备悄悄摸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结果走到马路边那一溜的摊子一看,居然是个熟人,刘娟。

    因为是被开除的,刘娟连下岗补助金也没拿到。家里父母一边拿着她攒的钱买吃买喝,一边还要骂她不要脸,街坊邻居更是背后不知道怎么奚落嘲笑她。

    刘娟躲家里狠狠哭了两天,第三天还是爬起来出门找活了。

    可这年头找活哪有这么容易,在乡下还能往土里刨食,小县城里只能捡垃圾。

    刘娟转悠了几天,没挣到一分钱,然后她就想到了唐粒。她跑到大樟树小市场,蹲那儿悄悄观察唐粒。

    她发现唐粒其实只做半天生意,可就这半天,她除了能卖一筐带鱼,还能搭售点荔枝香菇之类的干货,挣得似乎还挺多。

    刘娟家里有个远房亲戚是在菜场卖水产的,原先她是国营工厂里的工人,不太看得上人家摆摊卖鱼的,也就没怎么往来。现在只能厚着脸皮,让人给她介绍货源。

    她进货价高,小市场这边东西卖得便宜,所以利润其实很低。但就这样,一天也能挣个几块钱,竟并不比在厂里当工人差。

    而且,小市场里经常有人打听“带鱼西施”,这时候她只要笑吟吟冲人家点个头,那些人不明就里,就上她这买带鱼了。

    她当然知道“带鱼西施”是唐粒,可都是买带鱼,买谁的不是买?

    就这样,她的生意居然一天天地好起来,这一天,还没收摊,她就已经赚了足足十元钱。

    这不,又有人打听着“带鱼西施”找来了。

    “听说大樟树下带鱼西施人长得漂亮,带鱼还新鲜,原来就是你呀?”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抬手扶了扶镜框,嘀咕了句,“人长得一般嘛,带鱼,啧,也不咋新鲜啊。”

    他是吃惯了带鱼的,听人说大樟树这边“带鱼西施”的鱼,鲜得跟刚捞上来似的,结果有些失望,瞅了两眼,摇着头走了。

    刘娟气得半死,冲着男人的背影呸了一声,说:“没钱充什么大佬,吃不起就吃不起,埋汰别人鱼做什么。”

    一抬眼,却见唐粒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她摊子前。刘娟心里虚,可想想之前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沦落到下岗,说到底都是唐粒害的,别说抢唐粒点生意,要不是抢钱犯法,她都得去抢唐粒钱。

    于是她不冷不热地说:“哟,这谁啊,挡人家摊子前面,也不知道自己碍眼。”

    唐粒本来也懒得计较,毕竟她过完年就不摆摊了,年前这几天,生意好就多摆几天,生意差干脆就收摊。

    可刘娟这事干的,太恶心人,唐粒卖带鱼,她也卖带鱼,她不但也卖带鱼,她还要冒充带鱼西施。

    关键看看她筐里那些鱼,头大背薄眼珠浊,哪里是什么好带鱼?

    唐粒辛辛苦苦做下来的口碑,被她这么搞,不用几天就得砸了。

    “刘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是李鬼就别装李逵,卖带鱼可以,别冒充带鱼西施。”唐粒说,“不然我就把摊子摆你隔壁来,让大家都瞧瞧,谁才是真的带鱼西施。”

    刘娟气道:“唐粒你这人怎么这么恶毒,天底下只有你能卖带鱼吗,别人就不能卖了吗?”

    就在这时,一个拎着菜篮子的大妈走过来,看见唐粒就说:“哎,这不是带鱼西施吗,今天怎么摊子摆这儿来了?”她看看唐粒,又看看地上筐子里的带鱼,嫌弃地说,“今天这带鱼不咋新鲜呐。”

    这是个熟客,隔三差五来买带鱼的。唐粒笑道:“大妈,这不是我的摊子,我的摊子还在老地方。”

    大妈恍然:“就说嘛,我一老姐妹不会挑带鱼,我就跟她说,看准带鱼西施的,保准都新鲜,结果她昨天买了去,根本不新鲜,还怨我呢。我问她摊子摆哪里,她说摆路边,摆路边那就错了嘛,她这是买到假货了。”

    唐粒:“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