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章 莫卧尔战争(4)及附记


    奥朗则布没有回应海登的话,海登以为皇帝赞同他的说法,接下去说,“陛下,明军无意毁灭莫卧尔,我们的敌人应该是忘恩负义的西人而不是明军。如果陛下妥协,许将军不会过分为难,陛下仍然是莫卧尔的皇帝。”

    “明国的使者给了你什么好处?”奥朗则布打断海登的话,猛然问道。

    “陛下!!”海登大惊失sè,他不明白皇帝怎么会认为他得了明国使节的好处。他宁愿劝说皇帝振作起来与明军决战,但城内低迷的士气和皇帝的意志消沉,让他不能不考虑与明军和解的可能xìng——哪怕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滚吧。”奥朗则布傲然挥挥手,再也不看急于辩解的臣属。

    海登将军离开前看了皇帝一眼,夕阳照进窄小的窗户,将奥朗则布的影子拉出老长,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莫卧尔帝国。

    1654年五月,奥朗则布自刎于静室,海登帕拉提姆将军率众投降,达拉西克入主德里。一个月后,周顿平代表大明帝国接受莫卧尔敬献的地图,加冕达拉西克为莫卧尔王国第一任国王。

    德干行省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655年底。许进雷久攻不克,得到许进臣的两万援军后,留下少数兵力围困德干首府,以强横兵力席卷德干高原,原本臣服于莫卧尔的高尔康达、比加普尔,被迫接受明军管制。

    1654年八月,许进臣在德里举行大阅兵,除增援德干的许进雷,派出两路大军进攻拉杰普特和旁遮普。残酷镇压旁遮普锡克教徒起义,解散屡次侵犯莫卧尔的拉杰普特武装。

    明军侵入拉杰普特破坏了许进臣与帕劳斯帕达成的和平约定,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马拉特、迈索尔先后卷入拉杰普特战争。战火持续近三年,大明本土新党势力战胜东林党,改元共和纪年,采用党政军联合执政方式,实际权利集中于内阁。大明帝国掀起海上扩张热cháo,大明海军以南亚为依托取得印度洋控制权,外来补给断绝的西人军队被迫臣服于明军。

    从1655年起,直到1668年,明军始终未能彻底征服马拉特,彻底丧失战争热情的明军最后承认马拉特联邦的存在。马拉特联邦在明军的军事压力下进化为高度集权的君主制王国,战争过后,马拉特满目疮痍,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为了生存,马拉特王国被迫出让矿山道路,割让沿海优良港口,最后只保留名义上的dúlì权。

    关于南亚统治权归属问题,大明新朝始终未有定案,新朝一度向南亚派出官吏,但朝廷官吏完全被南亚豪强架空。

    “整个南亚没有真正统一的zhèngfǔ,如果说有,那就是许进臣的命令。”

    “南亚所谓的zhèngfǔ,实际只是许进臣的参谋部,如果对照历史上的政体,或许可以认为,他是不成熟的东方集权制和过于成熟的西方分封制度的结合,不能以简单的封建或者mínzhǔ共和概括。”

    “南亚畸形的政体旺盛地为许进臣蓄养着超过十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的军队,在许进臣长达三十年的征战中,南亚土著和移民向许进臣共提供了两百万训练有素的兵员。南亚成为大明本土以外世界最大的军营。”

    ……

    注:

    中国是个玉文化国度,钻石和宝石的加工技艺相对落后,明国对宝石的重视也远远不如翡翠。装饰用的奢侈品,没有文化上的重视,钻石也不过是漂亮点的石头而已。简言之,玉石和钻石,在东方和西方的价值是被分别估量的,钻石在古代中国有一定价值,玉石在欧洲,几乎没有价值。

    光明之山,当时世界第一钻,1304年发现于印度,成名于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及其御用文人的名作《月亮宝石》,这里假设明军在南亚征服中提前找到并卖给法国人。

    关于钻石,清朝时期的确卖出过世界上最大的粉sè尖晶钻,重398.72克拉,后镶嵌于叶卡捷琳娜皇冠之上。

    以上注释,为中国玉文化默哀。

    小说在这里结束。

    评论区关于许进雷败坏许进臣的征服事业,将阿育王的死亡归咎于绝对权利过于牵强。截废稿如下:

    军镇制度在实际上将明军控制区置于殖民zhèngfǔ的统治之下,借鉴唐朝藩镇制度造成的军阀割据,张鼎新要求在拉杰沙溪保持一支强大的总督军以维护总督府权威。许进臣拒绝了张鼎新提议,他没有强烈的控制yu望,从许家的长远考虑,他也没有建立绝对集权制度的打算,在他看来,南亚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的死亡就是前车之鉴:建立个人绝对权利的阿育王,在他chūn秋鼎盛之际固然可以保证对国家的绝对控制,一旦年老昏聩,缺乏强大控制能力,则手上的绝对权利势必成为怀璧其罪。

    即使是崇尚忠孝节义道德标准的本土,善始善终的帝王也屈指可数,当他们年老之时,不仅需要担心帝国大权沦于权臣之手,就连亲生儿子也不能信任,忙于争权夺利的皇子,不论他们留下怎样的孝名,能够守护在病危帝王身边的没有几个,皇子如此,更不用指望朝不保夕的宦官和宫女。

    南亚移民对许进臣只有感激之情,这份感激,随着岁月流逝和官僚制度的建立,也许不久之后就会转化为强烈的不满,南洋移民反对都督府掀起的兰芳运动足够证明,困穷的百姓对zhèngfǔ的感激是最不值得期待的回报。

    从许进臣身边的人留下的只言片语中,人们不难看出许进臣在南亚问题上的抉择,他希望留下根深叶茂的许氏家族,而不是尊崇一时的亚历山大家族。许进臣建立的泛军事帝国,在许进臣身陨后迅速解体,但他大肆分封部属也成功削弱了部下元老的权威,不至于出现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皇族的惨状:帝国被部将分割,子嗣被争权夺利的部将屠灭,亚历山大征服的庞大版图上诞生的三个强大王国(帝国),不论是埃及、塞留古还是马其顿,他们都容不下亚历山大的血脉。

    “许进臣为许家留下了最强大的军队,但许家唯一有威信震慑诸侯的许进雷,他缺乏足够的手腕和战略眼光继承许进臣的遗产。他不懂得,如果他的权威与契约军融为一体,竭力扶持上千诸侯认可的许进臣的血脉,则许进臣留下的泛军事帝国,完全有可能成为贵族共和基础上的统一帝国——毫无疑问,许进臣一直在做这样的安排,在匈牙利的意外遇刺中止了这种努力……”(摘自美联众国J#8226;C#8226;米勒,《世界刺客传:毁灭一个帝国的狂热基督徒》,1925)

    感谢诸位的陪伴,经过这本书,我很怀疑自己能否在坚持写下本书,太苦,太累,尤其是,我发觉自己欠缺的能力太多了,特别是——缺乏持久的热情。

    最后四章本名《众神与将军》,主要讲述东西方的战争观念和信仰,不过脑子里的货sè凑不齐四章。虽然手上资料足够,短期内转化为文字却很困难,为了四章内容阅读上百万字,我没有这样的恒心了,很抱歉如此匆忙。

    接下来偶尔会发些残篇,空闲时候写点东西,能有几个读者欣赏,总是件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