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落第小秀才


  李岳这具身体应该在水里泡了好一阵,衣服头发早已湿透,此时神经一松,又被雨后的小凉风一吹,不禁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噗嗤……”

  见状,扶着他的红袖忍俊不禁,旋即又有些心疼地埋怨了一句,“少爷连大龙湖都敢往里跳,红袖还以为你真不怕冷呢!”

  说着,红袖已经悄然加快了脚步,“往后可不许再敢这样的傻事了,你要有个三长两短……红袖也没法活了……”

  “不会了!”

  李岳连忙讪讪一笑,安慰着小姑娘,“我……少爷我绝对不会再犯傻了,中不了举,做个逍遥自在的秀才老爷也挺好啊!”

  作为一个扑街写手,李岳虽然迄今都没有一本像样的作品,却几乎尝试了所有类型的网络小说,为了准备这些书,他做足了功课,对商业、农业、军事、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自然知道一个秀才功名意味着什么。

  在明清时代,一个秀才的待遇可比后世遍地都是的大学生强太多了,不仅免服徭役、免纳公粮,而且见官还不用下跪、犯事不可用刑……俨然也是特权阶层的一份子!

  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放着好好的秀才身份不知享用而去自寻短见!

  “就是呢!”

  闻言,红袖神色一喜,笑容绽放,“就算少爷不去考举人了,咱家还有宅子有田产,也可以好好过日子啊!就算崔家的人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少爷,也还有大把的人家想把女儿嫁给少爷,那么多姑娘,总有比崔家小姐更漂亮、更知书达理的!”

  “对!”

  李岳笑着附和了一句,“红袖挺聪明的嘛,小小年纪就能把事情看得这么透彻。”

  他确实不打算去考举人了,既然家里有宅子有田产,又不用纳粮服徭役,做点什么不成呢?

  再说了,他只是继承了李峙渊的身体和身份,可没有继承李峙渊的记忆和学问,就算去考举人也不一定考得上啊!

  至于女人……

  看了看这副身体那细胳膊细腿的样子,李岳暗自摇了摇头,不把这副身体练好,可不敢想女人!

  “少爷,”

  就在此时,红袖犹豫着开了口,“刚刚是朱老二俩兄弟下湖把你救起来的……”

  说着,红袖突然就停下了下来,小心翼翼地瞥了李岳一眼,“一年比一年冷了,也没有好收成,朱家今年收了秋粮把欠账一还租子一缴就没剩下多少粮食了,才刚入冬,家里就已经断了粮……大人倒还能捱得住,可是,几个娃着实饿得很可怜呢。”

  “哦,”

  闻言,李岳扭过头笑眯眯地望向了红袖,“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呃……”

  红袖一滞,顿时就有些紧张了,小脸一红,垂下了脑袋,“老爷在世的时候,对村里日子过得艰难的人家都是很好的……”

  “走吧!”

  李默呵呵一笑打断了红袖,脚下也加快了速度,“先回家换身衣服,着实冷得很……”

  他自然听明白了红袖的意思,大概这李峙渊的父亲是个仗义疏的人,而这李峙渊却不怎么仗义,红袖是希望用朱老二两兄弟的救命之恩来打动李峙渊,让他接济一下朱老二两兄弟。

  管他李峙渊以往是什么做派,如今他李岳就是李峙渊,该接济的自然要接济。

  只是,接济人这种事情还得量力而行,他必须先搞清楚李家的家底才能决定该如何接济嘛。

  走出灌木杂草丛生的荒滩便走上了一条三五尺宽的大路,想来是村里人来湖边挑水时踩出来的,只是被雨水一泡,已是泥泞不堪了。

  李岳当先上了大道,红袖紧跟在他身后,走出百十米远,绕过来湖畔的一座小山包,视野便赫然开朗起来,近处成片的田地,一望无垠,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隐约还有座村子静卧在远处的山脚下。

  村口立着一座老旧的牌坊——石碣村,泥泞的土路在牌坊前终于结束了,一条三五米宽的青石板路自牌坊下一路向村中延伸而去。

  “秀才公,”

  见李岳进村,两个正在屋檐下闲聊的汉子连忙冲他恭恭敬敬地打了个招呼,虽是一身褴褛的衣衫,却笑容淳朴地劝着,“快回家换身衣服,这天儿一天比一天凉了,千万不要冻坏了!”

  “好。”

  李岳脚步一顿,冲两人和煦一笑,“我这就回去换了,回头再见。”

  说罢,李岳迈开脚步,继续前行,跟在他身后的红袖却是一愣,旋即嘴角微微一翘,眸子里泛起了一丝笑意,快步跟了上去。

  “咦……”

  两个汉子也是一脸惊讶之色,见李岳和红袖走远,其中一个身材精瘦胡须虬扎的中年汉子才皱着眉头揉起了下巴,“这酸秀才向来都鼻孔朝天不稀得搭理咱们这些泥腿子啊,今天咋转性了?难道是被那大龙湖的水泡坏了脑子?”

  “谁知道呢?”

  另一个身材高大壮硕的黑胖青年撇了撇嘴,不无讥诮之意,“刚落第,又被崔家退了婚,他应该已经认清了自己的斤两,所以就变得谦虚了!”

  “也是!”

  闻言,那中年汉子也是哂然一笑,“不就是个秀才么?咱大煌王朝治下十三省百余府,进士老爷都多得数不过来呢,秀才算个啥?做人呐,还是谦虚一些的好!”

  “唉……”

  那高大黑壮的青年却突然摇头叹息息了一声,“李家老爷持家有道,为人也仗义,可惜,就是对他这秀才儿子太娇惯了,都快宠上天了,这不,一下子从天上摔下来了,就想不开了……还好没淹死,要不然李家老爷真得死不瞑目了!”

  “柱子!”

  闻言,中年汉子突然沉下了脸,“胡说啥呢!那能怪李老爷吗?他家就这么根独苗,夫人又死得早,关键是他这儿子才刚到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要是你家有这么个儿子,你能不宠着惯着?”

  在大煌王朝,男子十五束发受书,可考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