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章 玉钗青环

    这封信来自沈氏,诗千改对家纹有印象,因为有个叫沈瑜的男读者隔三差五就写信来夸她,虽然是最质朴的那种彩虹屁,但字数和持之以恒的心让她大为佩服。

    沈瑜在信里提过他有个妹妹,难道就是这封信的主人?

    诗千改拆开信浏览起来,发现这个小姑娘……是在向她咨询问题。

    她又看了几封,发觉里面有好几封都差不多。没怎么提到小说,反而全在讲自己遭遇的困惑。

    这些女孩子将她当做了可以解惑的人,可能对父母都说不出口,却愿意信任她。

    诗千改忽然就想到了系统任务的表述:“给与她们精神上的动力”。

    吴丽春收碗的时候不小心扫到了几眼信的内容,忍不住道:“她想要在家里说话硬气,首先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若自己离开家族也能活,哪怕一辈子不找道侣都没事。”

    诗千改闻言有些诧异,笑道:“吴姐姐,你好开明。”

    这话哪怕放在她那个时代,都不显得过时。

    她也是这样想的,还在心里斟酌字句以免显得太过激,结果还不如吴丽春来得干脆。

    这个世界时不时会让她惊叹一下,它仍处在动荡变化之中,从很多地方都可以明显看出是“古代”,甚至保留有皇室。但同样,它也有许多思想已经开始萌芽,能让人践行新潮理念而不受拘束,很有“修真”的自由气息。

    “我开明什么?这都是我自己的教训。如果我早知道,我便不至于有了女儿后才与……”

    吴丽春信口道,却突然噤声,生硬地转移话题,“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

    诗千改还是第一次听到吴丽春提及自己的私生活,在原身的记忆里,她似乎是个寡妇,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儿。

    她没有追问那未竟之言是什么,转而拿起笔笑道:“既然不止我一个如此‘离经叛道’,那我便这样写给沈姑娘看了。”

    吴丽春:“你要写回信?但这么多,你一个人可回不完。”

    若是以后其他读者知道了,也殷切写信过来怎么办?若不答,岂非厚此薄彼?

    诗千改沉思了一会儿,突发奇想:“你说,我要是开辟出一个新版块会怎么样?——比如‘情感互助’之类的。”

    其实吴丽春不也说得很好吗?

    那就让有想法的读者互相交流,君不见早年的互联网上充斥着这种问答求助帖,还诞生了许多金句。她越想越觉得……可行啊!

    接下来的几日,《千金》的真假千金双双登场之后,《徽女日报》的销量突发了一个回升。

    正常来讲,一篇小说的剧情哪怕再引人入胜,销量从第一册开始都是逐步下跌的,到了最后一册才会突然攀升一下,这是辑书客们总结出的单行本的规律。

    《千金》目前还只在报纸连载,原计划年后才出版第一本单行本,但由于它一文就带动了四成报纸销量,因此也可适用。尤其是现在临近过年,许多书店都歇业关门的情况下。

    销量回升本就罕见,更罕见的是,随着“真千金”柳青环逐步与女主角过招,每日销量都在逆着往上走。

    腊月十五日,英台派总舵把本来已经放了假的辑书客喊回来,连夜开会,做了个决定:趁年前把单行本样本赶出来,年关一过就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