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18.东床快婿

    日子慢慢趋于平淡,李汀兰为了生活多点趣味,也为了雪碧日后的幸福,着手编写雪碧的上岗培训教材。

    这天,小米子急三火四地跑回嘉福宫,为李汀兰的生活添上了色彩。

    “公主!公主!省躬殿里……最新消息!”小米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你喘匀了气再说。”李汀兰沉浸于编教材中。

    “是!那程谡程公子,公主您认识的!十二皇子的伴读!近来不是一直跟着十二皇子在御前吗?皇上一直对他赞赏有加。”

    “就这事啊!”李汀兰很冷漠。

    “不是!今儿皇上忽然问程公子,问他成亲没有。”

    “他没有吧。”李汀兰停了笔。

    “对!程公子也是这样回的,您猜皇上又说什么了?”小米子抛出了悬念。

    李汀兰转过头看着小米子。

    “皇上说:那你愿不愿意做我们李家的女婿呀?”小米子说完就瞪着眼睛张着嘴等李汀兰给反应。

    可李汀兰没给出小米子想要的反应。

    “哎呀,公主呀!您平时挺聪明的!”小米子急了,“皇上这是要把您嫁给程公子呀!”

    “啊!?”李汀兰扔了笔,从沙发上下来了。

    小米子紧盯他家公主,脑袋随着李汀兰的走动来回摆动,“公主呀!我的主子!您还不明白吗?”

    “皇上说的是李家,就是皇家,皇家很多未出嫁的女孩呢?”

    “公主呦,您这个时候还抠什么字眼!皇上就是说他的女婿,他的女儿!”小米子一副横铁不成钢的模样。

    “可皇上适龄的女儿有两个。”

    “对喽!”小米子一拍大腿说道,“您这次可是说着关键了!可我估摸着,您的可能性更大!”

    “哦?”

    “您比九公主年长,肯定是您先出嫁,皇上也是先紧着您这边。再一个,九公主那边毕竟还有淑妃呢?本来给皇子公主议亲也是后妃们的事,可您这边情况特殊,肯定得皇上亲自出马。还有,咱南唐可从来没有把公主下嫁给六品经历【注释】的儿子的,但是,您这边不是,还是特殊吗?您是……是吧!您都知道!您说我说的在理不在理?”小米子对自己这番论述很自信。

    “好像挺有道理的。”李汀兰有些被小米子说动了,心里开始活动。

    “公主!什么叫‘好像挺’,就是这么回事!”小米子扬着眉毛,说得唾沫横飞,“我方才问了几个太监宫女,他们十个有九个都说是您!说九公主的那个,问他什么理由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李汀兰嘴角开始拼命上扬,心想:“我要嫁给程谡了?我要嫁给程谡了!”

    小米子看见公主笑得这么开心,他也心满意足地捂着嘴偷笑。

    “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李汀兰努力想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可是嘴角根本收不回来,看见小米子那个猴样子反而笑出了声。

    “哈哈,公主我就知道您喜欢程公子的!”小米子说完就撒腿往外跑,李汀兰反应过来的时候小米子早就不见了踪影。

    现在,雪碧和七喜,目睹了整个对话的两个人,也在捂嘴偷笑。李汀兰目光扫过去,两人一个借口说灶台上炖的鸡好了要去看,一个说暖阁的炭火没了要去添碳,纷纷打帘子出门去了。走到门口雪碧还说了一句:“恭喜公主得此佳婿!”气得李汀兰伸手要打她。李汀兰终于体会到每次打趣长琬时长琬的心情了。

    现在,后殿就剩李汀兰一个人,她看着编了一半的《妇女婚姻指南——婚前篇》一脸傻笑——这岂不是给自己编的吗?李汀兰一个高窜到大沙发上,又滚了几滚翘着腿看着屋顶傻笑;来到卧室躺在炕上,看着自己的被子傻笑;打开门帘,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冬天傻笑;来到院子,种的瓜果蔬菜已经收了,看着木槽里的土傻笑;荷萍发现公主没披外衣出了门,赶快把她拉回了屋,李汀兰还在傻笑;吃午饭的时候,看着桌子上的鸡傻笑;午饭后,长琬来了,可任由长琬怎么打趣她,李汀兰不恼也不羞,就是笑!嘉福宫的人都说自家的公主魔怔了。尽管李汀兰在不断自我平复:别这么没出息,跟那些没谈过恋爱的小女生一个样!可是没有用,藏得住悲伤藏不住开心,她就是想笑。她现在好想去网上回答那个问题: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答:就是想笑。

    长琬说,想不到平日里那么聪敏洒脱荣姐姐也有这么傻的一面。李汀兰说:“可能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镇宅吧!”

    这边李汀兰隔三差五去马场想与程谡制造偶遇,另一边皇上也安排上了他的最新旨意——着礼部给九公主拟封号。

    南唐公主都是在出嫁前一年到半年拟定封号,李汀兰不是不知道,这意味着长琬妹妹即将嫁人。可是最近除了程谡,并没有其他适婚少年被皇上问及婚事。原本十个里有九个支持永晏公主的太监宫女,现在已经全部倒向九公主,那个说不出子丑寅卯的小太监已经开始用鼻孔看那九个人了:“我说什么来着?你们一群墙头草!还是爷爷我会揣摩君心!”李汀兰觉得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结束,说不定皇上没多久又会扔出一条新旨意。为了能得到一线消息,现在嘉福宫的三个小太监小米子、小魏子、王妥全部放出去打听消息。三人使出挥身解数,就差去翻皇上桌案上的奏折了,可就是没打听到有价值的消息。皇上一遍一遍地否掉礼部给拟的封号,可就是没有明确的意思,不说这九公主要嫁给谁,也不说想把谁嫁给程谡。长琬经常来嘉福宫听李汀兰还有小米子翻着花样的分析,可无论哪一种分析最后的结果都逃不过三个字:不好说。

    除了嘉福宫,万安宫这边也是同样的焦虑。孙淑妃听到要给九公主拟封号的消息,震惊到茶水打翻了都没察觉到。自从被皇上斥责,孙淑妃收敛了很多,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给十二皇子操办婚礼硬是拿出给自己儿子办婚礼的力气来,她不明白,皇上怎么对她还不满意,自己女儿的婚事这么大的事,连句话风都不透给她。孙淑妃可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这么没根基的程谡。听说程谡的父亲被调来京城后升迁得很快,就要做上四品的右佥都御史了,可他就是做到正二品御史也没用,没根基就是最大的没用。孙淑妃知道孙家上位是有多么不容易,这么多年过去了,孙皇后的儿子都有孙子了,孙家才靠着自己慢慢站位了脚。孙家好不容易扎下的根可不是留给程谡这样的野小子攀爬的。孙淑妃心急如焚,都想晚上去乾清宫截住下班回家的皇上拦轿喊冤,不是,是问个清楚。可孙淑妃这样的人是不会干这种风险系数极高的事情的,她在万安宫里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法——让嘉福宫那边去问皇上。孙淑妃想的是,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定下来,嘉福宫肯定也想知道皇上究竟怎么想的,更何况,孙淑妃也有耳闻,那位永晏公主对程谡颇有好感。所以,孙淑妃就开始给女儿做思想工作,试图说服女儿去怂恿永晏公主套皇上的话。可孙淑妃好说歹说,九公主就是不肯。孙淑妃瞬间失去了耐心,随手拿起账册就往九公主的身上砸……

    而实际上,李汀兰觉得总是这样猜来猜去、等明天等后天的日子实在难熬,还不如去省躬殿问清楚她父皇的意思。本来打算等长琬来嘉福宫和她说了再去,可是最近两天长琬一直没来嘉福宫,李汀兰等不及先去了。

    李汀兰在聆立堂等了整整一个下午,晚饭时间都过了,赵东来也来劝了几回,说皇上最近政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见公主。李汀兰依旧坚持,说她就问皇上一句话,得了皇上的回答马上就走,绝不耽误政事。

    省躬殿的灯笼都点亮了,照着宫殿内外灯火通明。这座宫殿相当于皇上的办公楼,皇上所有的政务都在这里处理,位置功能与北京故宫的养心殿类似,唯一不同的是皇上不住在这里。无论政务多晚结束,皇上都会回乾清宫休息。和清宫剧里不同,南唐皇帝临幸妃嫔是要把妃嫔送来乾清宫的,用完立刻送回去,没有夜宿其他妃嫔宫里这种事。如果有皇后,也可以宿在乾坤宫,或者某些特殊时期也会睡在省躬殿。“省躬”顾名思义,反省自身之意,出自于千字文“省躬讥诫,宠增抗极”,只是不知道南唐历代皇帝在此办公时有没有严于律己谨慎决策呢?

    赵东来打着帘子,李汀兰一个人独自进入省躬殿主殿,赵东来引路向西走,一直走到尽间,看到皇上正在吃饭。李汀兰作揖行礼,皇上招手让人给她添套桌凳。李汀兰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小太监熟练地给她布饭菜。皇上还是见她了。

    “这个燕窝烩五香鸡荣儿最喜欢,今儿的烤鸭不错,酱鸭也多盛点……”皇上指挥着小太监。

    李汀兰看着盘子里的鸡肉,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自己傻笑的那天,转头却对皇上说:“父皇……您怎么这么晚才吃饭?”

    皇上笑着说:“父皇忙得很,你以为我成天跟你似的,从早到晚的瞎胡闹呢?”

    李汀兰僵硬地笑了一下。

    “饿了吧!快吃饭吧!”皇上说道。

    “是。”

    没有人再说话,屋子里只有静悄悄的吃饭声。

    饭毕,皇上和李汀兰坐在炕上闲聊。

    “今晚怎么吃那么少啊?”皇上问?

    “我饿过头,就不饿了。”李汀兰答完就后悔了,多好的机会,怎么不问正事呢?

    “嗯……骑马学会了吗?”皇上问。

    “父皇,我早就学会了。”李汀兰想了一下说,“长琬还住在嘉福宫的时候我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