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紫气东来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正是最艰难最贫困的时候,兵事刚完,国事刚定,定基之时,百业待兴。(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尤其是中国的东南部,皆为山地和丘陵,山多地少,时时让当时的老百姓处于饥寒交迫青黄不接的生死处境。而当时的江宁市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治小镇,由于地理环境所制,贫困更甚于其他地方。

    从江宁市往东一百多里,就进入了大盘山脉。

    作为东南部一条最为重要的山脉,大盘山脉横恒千里,巍峨耸立,气势磅礴,自古被誉为群山之祖,诸水之源。古老相传,大盘山脉还是盘古开天地时盘古所持之木杖所化,集古来天地之灵气,不知孕育了多少仙根灵物。

    这天的傍晚,大盘山脉的次峰轮回峰上,一片墨翠如玉的翠竹旁,一块凭空突兀而出的巨石上,一个看上去颇为仙风道骨的老道盘膝而坐。时已近晚,山风渐剧,谷中回荡着尖锐的呼啸,不远处,一些不知名的动物相互嘶吼着,恐吓着,偶尔也传来几声低沉的虎啸,不过,听这啸声,应是颇远的地方了。风呼啸而过,连海碗粗的翠竹也禁不住剧烈地摇晃,一些树枝断裂声和山石崩塌声不断传来。而处在风口的巨石上,老道却丝纹不动,如生了根一般。

    没有人知道这老道为何来到这人迹罕见的险地,没有人知道这老道是怎样爬上这陡如峭壁的巨石,也没有人知道在老道在这里打坐了多久。远远看去,老道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微弱的莹白光芒,就是这丝丝犹如实质般的莹白之光,保护着老道在这剧烈的山风中岿然不动,甚至连衣袍和发丝都不动丝毫。

    老道已经打坐了三天三夜。

    夜渐渐黑沉,老道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时间对于他而言仿佛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黑暗中,老道身上的光芒更显得莹白剔透,有如神物,一些路过的飞禽猛兽也仿佛对这种莹白之光颇为忌惮,远远地自行避开。一夜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当东方吐出第一丝霞光时,老道终于有了动静。

    当第一丝霞光照在老道身上时,老道身上竟然因这缕霞光如折射般地发出七彩的光芒,七彩的光芒如游丝般缠悬在老道的头上,吸收着霞光。随着七彩光芒越来越盛,老道身上原本的莹白之光却慢慢消失。而七彩光芒中,紫气渐渐地占据了主导。光芒不再只是缠悬着老道,而是将老道整个身子都缠绕起来,渐渐地渐渐地,老道已经完完全全被紫色光芒包围着,犹如一个严严实实的大茧子

    ,再也看不到老道的任何一丝影踪。

    紫气越来越深的大茧子就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悬浮在空中,一米,两米-----直到数十米!悬浮的大茧子淡淡地散发着紫气,如仙者如王者,竟然使得四周方圆百里早起的鸟儿都停住了鸣叫,对着紫气做着朝拜之势。

    紫色茧子在半空中漂浮了半个多时辰,才缓缓降落下来,回到巨石上,紫气也渐渐地变得单薄,终于全部被老道所吸收,而整个天地也恢复了正常。

    老道睁开眼,喟然叹道:“龙虎之地,帝皇之气,大盘山不愧是天地九大源气之一!”

    “可惜了,自己虽然拥有上古天图,忽忽百年,也只能找到其中的五处,而紫气东来练到第五重再也无法精进了,当年师父说我福缘不够深厚,果然是天命所在啊!”

    如果有人能听到在老道的喃喃自语,若不是大吃一惊,那就是哈哈大笑,笑这老道吹牛,就他这看上去五十出头六十不到的样子,能有百年高龄?

    不错,在老道今年足足已有一百二十的高龄,而他口中的“紫气东来”就是长生诀中的练气法诀。

    长生诀,自被秦始皇殉葬后,就再也没有在这世间出现过;也许也曾出现过,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惊鸿一瞥,不着痕迹。这老道原是大清王朝的一位王储,当年大清亡国时,所有的皇子王孙国公大臣都忙着抢掠金银财宝,他却在皇宫的最深处抢了两大车古书籍。从此沦落民间,四处漂泊,最后拜了小九华的一位道士为师,这才知道自己从皇宫里抢到的那堆破烂里居然“隐居着”中华第一奇书——长生诀!师徒俩穷数十年心力,终不得其果,而师父也已命终寿尽。

    临终前师父谆谆告诫:长生诀乃千古奇书,长生乃千古奇缘,非大根基大福缘者不得其果。如今天地之间灵气越来越稀薄,福缘越来越稀浅,长生也是镜中水月啊!好在你长生虽然无望,长福长寿却是必然。现今天下也是变数在即,只不过要看世人如何应数应劫了。

    徒儿啊,你我乃修道之人,修天运承天命,长生诀在你手中,命虽然不应在你身上,但这个劫却应在你身上,在你身上还会有很多因果福缘应在你身上,只是为师却看不到了。

    有家而家灭,有国而国亡,有长生诀而无望。老道喟然长叹,自此自命为天缺道人。天缺道人替师父守完灵后,就孑然一人周游天下,一边苦练长生诀,一边精研小华山九宫术,在中华大地探找天地灵根之地,灵气之源。

    这一日来到大盘山脉,为大盘山脉之清灵所吸引,忽忽已近两月。大盘山脉虽然灵气充沛,但仍不能使天缺道人突破紫气东来的第五重。好在大盘山脉不但是天地源气源地之一,更是中华大地上一座著名的药山,天缺道人精通药理,在大盘山脉不知找到了多少仙根灵药,却也让他惊喜不已,流连忘返。

    天缺道人修炼完毕,站起身四处眺望,准备再去搜找一些珍奇药草,但远方一个异景却突然吸引了他的目光,而他的神色也从最初的吃惊疑虑渐渐转为惊惧不安。老道沉吟片刻,重新盘膝坐下,闭目入静,等他再次睁眼时,双目中闪烁出一丝丝实质般的紫色光芒,天缺道人已经运起了紫气东来的神功。

    紫气东来共分九重,俗称九重天,练至七重天眼开,八重天地游,九重才能真正进入长生。天缺道人只是练至第五重,但已经能够查看到一些天地异象。刚才老道只是隐隐约约地看到不寻常的景象,但运起紫气东来神功,老道清晰的看到远方天空中,一朵巨大的的紫色莲花不停地变幻着形状,在朝起的云雾中如梦如幻,神秘而诡异,而莲花当中盘膝坐着一个男子朦胧身影。

    天缺老道眼中精光更甚,他已经运用了紫气东来和九宫望气术。

    九宫望气术是道家的一种秘术,是术数和推算数的一个极致。天缺道人修炼有紫气东来,他的望气术早已超过师傅,虽不是传说中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但已是当今的登峰造极。

    天缺道人脸色大变。

    青莲现,天地变!

    古老相传,每当天地之间有大变或人世间出现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时,这天地便会出现这种异象,而一些古书籍也的确有这方面的记载。天缺道人在大清尚在时就是个书痴,遍阅各门各派的正史野史,所涉极广,入道后更是精研玄门异术,仙道法则,极得真传。自然知道这种天地异象所呈现的结果和后果。

    他是修道之人,自然更相信天意的呈现,天运的发展,更相信一切宿命的轮回。

    难道这天地之间又有不测之劫数?

    天缺道人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惊惧。这百年正是中华民族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大清灭亡。外族横肆,国人争势,内外交迫,现在总算进入了和平期,十年动荡百年生息,中华民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难道这刚刚祥和的天地间又有了变数?天缺道人乃是修道之人,心有大善,心有大悲,这百年来历尽沧桑,辗转各地,更是阅尽人间悲苦,实不愿再看到国人国事再起风波。

    青莲现,天地变,这青莲若出现在乱世中,尚可解为一丝福音,而今国事初定,正是富国强民之时,又岂是福兆?只是,这却是紫莲,虽然与传说中的青莲一模一样,但这颜色?为何?时机?天机?天缺道人苦苦推算,忽然间灵犀一动,大惊之后便是大喜:自古天地变,青莲现,而今出现的却是紫莲,莫非应在自己的长生诀上?与自己的紫气东来有关?当年师傅就说过,自己虽然于长生无缘,但这个劫却是应在自己身上。

    劫者,天地长时之变数。

    天缺道人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的光芒。这种狂热的眼光出现在一个百年老道身上,的的确确是罕有之事。他突然顿悟到自己为什么来到大盘山脉了。按原来的计划,天缺道人是前往新疆天池的,但行至半途,天缺突然心血来潮,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舍近求远,来到了大盘山脉,这中间天缺也偶尔想起过这个问题,却无意深究无法深究。一则他为人本随遇而安,万事求缘,无须强求,二则大盘山脉本是天下名山,中途易道,也非不可理解。但到今日此时,天缺道人豁然开朗:这一切都是缘定,这一切都是天命。

    天缺道人长身而起,哈哈大笑,一步向前迈出。

    天缺道人四处瞭望,本就已站在巨石边缘,这一步迈出,便踏在了空处。巨石离地面足足有数十米,眼见这老道一脚踏空------天缺道人却有如踏在实处,接着就踏出了第二步,第三步,空中恍如有无形之梯承接,天缺连迈十多步,已然从巨石上“走到了”地面。

    道家的云中梯。

    大笑声中,老道的身影如一片飘忽的叶子,向着异象的方向飞快而去。

    大盘山脉的深处,桃花坞中,有一个小小的村庄,王隐村。

    大盘山脉为天下名山之一,地势险恶,风景幽清,自古为一些文人墨客所喜所赞,陆游的名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出自此处。同时也是一些落魄文士,末路王孙的理想归隐之处。

    这里的许多地方地名都充满了传奇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