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 学子生涯(七)

    华山有大鸟,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讲得大概就是傻奴这样平日愚钝,却在突然之间爆发的人。

楼韧的公开课已经进行了两个半月,这日,在策略课上,他讲解治国之策。

当讲到商纣灭亡时,他说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这句话是说有亡国之君,却没有自行混乱的国家;有治理国家的人才,却没有自行治理国家的法制。大家可懂?”

众人齐答:“懂!”

楼韧满意的点点头,接着说:“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

矣。说的就是君子是法制的本源,如果没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先后的实施次

序,不能应付事情的各种变化,足够形成混乱了。明白?”

“明白!”

楼韧又说道:“所以,商纣亡国就是因为纣王昏庸,不懂得任人唯贤。大家可领会?”

“领会!”

如此多的声音,如此高的齐答,却还遮不住那小小的一句反对。

“不对!”

“咦?”楼韧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幻听,怎的刚才听到了有人说‘不对’?他向下面的学子看去,又问道:“可领会?”

“领会!”“不对!”

这回,楼韧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反对之声确实存在,且那声音居然是傻奴发出!楼韧皱了皱眉,道:“査缘书,可是你说的不对?”

“是!”

“如何不对?”

眼见傻奴要吃亏,坐在他旁边的査君然慌忙拉了拉他的手,并站起来对楼韧说:“夫子见谅!家弟年幼顶撞了夫子,请夫子海涵!”

傻奴瞪大眼睛说道:“哥哥,明明就是他错了!怎的要你道歉?”

然后傻奴不怕死的看向楼韧说:“夫子前些日子才说智者不可以偏盖全,怎的今日就忘了?”

“哦?你倒是说说看本夫子怎么以偏概全了?”楼韧深感有趣,居然有人敢当面反驳他,有趣,十分有趣!这个査缘书总是让他觉得有趣!

“商纣亡国怎能是那么简单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关系,若如夫子说,没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作用!那学生就不懂了,法律若是完备,就应当是合时合地合民情的,如此的法律只需贯彻到底就可以天下太平,若还需要君子,只能说明此法有漏洞会被很多人钻空子!那应当是制定律法的人出了错,实行的人相较而言责任倒是再次!”

楼韧听着一愣,傻奴的话很直白,也没有所谓的文采,见解浅显,却很有独到之处。他心里暗想,有意思!

傻奴见楼韧并未生气,大着胆子接着说:“再说商纣亡国绝不是因为他昏庸无能!我前几日在书上看到,他早年还曾治理东南一带,晚期又将东夷和中原相连,想我华夏泱泱大国,这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才对!这样的人怎么能简单的用无能二字来形容?”

“那缘书以为商纣为何亡国?”

“首先,朝廷动荡。再次,贵族叛乱。还有,时运不济,天公不作美。当然还有当时的政体问题。最后,纣王是一代将才,却太过穷兵黩武。他好战,而屡建奇功,却也因为好战,而拖垮了自己。尤其是商周的最后一战牧野之战,在那之前,纣王伐东夷。那是为君者第一次成功攻克东夷,将其纳入我华夏版图。可是却因为天气吃了大亏,加之俘虏过多消耗也过大。等到牧野之战时,才会有大批奴隶倒戈相向。”

“哦?俘虏太多消耗过大?这个说法倒是新鲜!”楼韧眼里闪过欣喜,面上却是不变,历来的史书上都不曾提到过纣王牧野之战失败是因为俘虏过多,消耗过大所致。小小的一个少年,仅仅是靠着七十来天的学习能看到这一点,当真是良才!

想到此,楼韧有心试探,便沉声问道:“那若是缘书易地而处,会如何处置那些俘虏呢?”

“就地而用!”傻奴想都没想直接作答。

“就地而用?确实是个法子。”楼韧点头,又转而刁难道:“若是不能呢?”

“杀!”

楼韧皱眉,冷然道:“为君者当仁慈,为将者当宽厚!你却要杀俘虏,就不怕被史官写上一笔吗?”

“不怕!”

“为何?”

“人都死了,谁爱骂谁骂反正也听不到!”

见他一脸的坦然,楼韧微微怔住,半响才感叹:“你若为将定是煞星!难道不怕报应?”

“学生不怕!学生为将定会竭尽所能守卫学生在乎的人,绝不会如纣王那般,失了天下,还让妲己被处斩分尸!”

“一派胡言!”楼韧怒喝,疾步走到他面前,道:“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