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16章 理政(三)

    “回禀阁主,官营数量七十万亩,不过其亩产三十石(一石=100斤),总共两千一百万石,一月产出一次,完全能够满足炎黄所需,这部分粮食都入库了,以做后备。”李湖再次说道。

    “官营屯田暂不增加,民间田亩还需努力。商务司做好收购准备,谷贱伤农,不宜过低。不过这其中肯定会有投机之事,做好平抑物价的打算。”诸葛亮吩咐道。

    物价水准。

    一般是以粮食等物价格计算,也就是生活必需品。

    如今炎黄官营粮食不出库,百姓所种植的粮食都够炎黄食用了,而且还极为富裕。

    这样的情况下,市面上必定会造成粮食降价。

    但谷贱伤农。

    价格太低,没人种植了,这就有违屯田令的初衷。

    然而,价格太高也不行,炎黄物价遵照粮食价格,价格太高,将造成物价飙升,这会引起大乱。

    故,平抑物价便是必要之举。

    当粮价太低时,官府大力收购,粮价升高。

    当粮价太高时,官府储备粮出库,市面上粮食多了,自然会大肆降价。

    此在宋神宗时期称为“市易法”,王安石变法之一。

    此法子,在千年不断的查漏补缺后,已经算是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了,炎黄自然是效仿。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官府有能力吃下市面上的粮食为前提。

    有稳定来源的炎黄自然是没问题的。

    “户籍司呢?如今炎黄百姓情况如何?”诸葛亮继续问道。

    户籍司。

    掌管炎黄百姓户籍,也管理炎黄百姓修为情况。

    角落内。

    户籍司司长林池站起身道:“根据近日的统计来看,除了个别人,大多数成年百姓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后天高阶,正朝着先天迈进。

    由于屯田令的缘故,百姓热情高涨了不少,且...”

    “停!”诸葛亮打断了此人的话,“我要准确的数字!个别人?那是多少?大多数又是多少?还有,每个阶段的百姓到底多少人,我也要知道。”

    此言一出。

    林池冷汗不觉得往外边狂飙。

    准确数字?

    他怎么记得!

    当时只是瞄了一眼,知晓了个大概而已,但没想到竟然被问到了。

    “阁主,我...司里有数据,只是...只是下官疏忽,没...没记住..”林池吞吞吐吐。

    见林池如此表现,诸葛亮失望得摇了摇头。

    果然!

    此人是有本事的,不然他也不会让其做户籍司司长,但炎黄近些日子以来官场如死水一般静止,很多官员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就等着开国予职,也没什么办事创业的激情了,疏忽了许多。

    “我来告诉你吧!”诸葛亮一脸不悦的站起身,“截止今日,炎黄共有人口13653623人,其中人族7629768人,其他各族6023855人,新生人口每日保持7000余人增量。

    炎黄民籍共11362300人,其他籍2291123人。”

    诸葛亮微微一顿,走到了林池旁边。

    此刻的林池已经慌得无以复加,诸葛亮的每一句话就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他的心口上。

    诸葛亮拍了拍林池的肩膀,再次道:“这民籍之中,除却该入学的学子不计,另外有:

    后天初阶36892人,其中非人族:35500人,人族:1392人,多分布在沧澜城、马面城、滨海城、罪城。

    后天中阶788239人,非人族:723136人,人族:65103人,依旧多分部在这四地之中。

    后天高阶2309705人,非人族占据大头,1793608人,人族:516097人,依旧是处于这四地之中。

    先天阶段就不细分了,共计6460596人。

    人阶阶段共计1120411,地阶较少只有66051人。

    我说的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