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0章 望气派和考据派

    妖气,这是古玩行形容伪造品的,造假出来的东西,色、泽、光都充满了迷惑性和欺骗性,跟妖似的,所以叫妖气。

    陈堃一听,立马就不乐意了:“吕靖,你一个刚入行的,你懂什么呀?我跟阿权玩多少年了,你玩多少年啊?我们眼力难道还不如你?你连上手都没上手,凭什么说有妖气?”

    “还用上手吗?扫一眼就知道是做旧的。”

    “阿权,你从哪儿找来的小弟仔,扫一眼就知道,他是孙悟空啊,有火眼金睛啊?”

    “你不知道行里有一种方法叫望气吗?”

    “望气?作甚?看风水啊?”陈堃忍不住笑起来,神色对吕靖很不以为然。

    吕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看来你什么都不懂。”说白了陈堃在这一行里只是一个倒爷,捣腾古玩的生意人,但要论鉴定,可能也就半桶水。

    何况,吕靖觉得他跟马月坡之间颇有暧昧,明知那枚钱是假的,也得装作毫不知情。

    这种骗局在后世很常见,但眼下古玩市场并不发达,尤其是在闽东,没人会使这一出,王有权也没见过,尤其陈堃跟他还有多年的交情,他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

    听了吕靖的话,陈堃气极反笑:“我不懂?哈哈,笑话!我在这一行十几年了,就没听过什么望气!看风水的阴阳先生才望气呢!”

    不想王有权突然说道:“他说的没错,行里确实是有望气的说法。我恩师吕作美先生就会望气,一眼就能断真假,都不用上手的。”

    其实行内的鉴宝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考据,一是望气。

    考据派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通过庞杂的资料进行论证,判别真伪,鉴定价值,而望气派就比较玄,每件古董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这韵味就是气,随着时间的沉淀,这气也会随之改变。

    最常听说的就是火气,比如陶瓷或者家具,刚造出来的时候,都有很重的火气,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穿。

    这技能不可言传,只能靠熏,行话叫养眼,吕靖从小就在古董堆里长大,他前世的爷爷吕作美是文鉴委的元老,从小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接触古物珍玩,小时候他都把故宫当自己家了,现在别人去博物馆,看的多半都是仿品,而他从小玩的都是真品。

    久而久之,这眼睛就被养出来了,假东西一入眼,跟他就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传说当年王国维淘了很多金石字画,去找溥仪炫宝,溥仪看了一眼就说假的,王国维不服,找了很多专家鉴定,果真都是假的。后来去问溥仪,他是怎么鉴定的。溥仪也不会鉴定,只说王国维的东西跟他家里的不一样。

    这件事流传很广,但因年代久远,也没法判断当年是否确有其事,总之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稀奇,经常背名牌包的豪门小姐,看到别人背个假包,也是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只是在古玩行,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像吕靖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和掌握知识,走考据派路线。

    而考据的东西多了,慢慢有了心得,自然而然也就懂得望气了。

    陈堃一愣,他也没想到真有这种说法,但他并不尴尬,说道:“吕作美先生是什么人?那是文鉴委的召集人之一,护宝运动十二花神的梅花神,鼎鼎有名的鉴宝大师,要说他能一眼断真假,那谁也不会怀疑。但你看看这小子才多大,就敢吹这样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