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光荣的秦老师

      路上问了好几个人,秦之榆才顺利到达那个文化培训公司,与村委部就隔了两个铺面。
  她去到那里,孩子正在里面的教室里上课,门外坐了好多的家长,可以透过落地玻璃看到里面孩子的学习情况。
  秦之榆才走到门口,就有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热情地问她是不是带宝宝过来学习的。
  秦之榆有点尴尬,放下小团子时候,正好看到旁边的一个招聘广告,道:“我是来应聘国画老师的。还请你帮忙说一声。”
  小姑娘反应过来,笑了,“好的。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吧。”说罢,小姑娘飞快地跑到里面去。不一会,一个中年妇女走了出来,隐晦地打量了一下秦之榆,“您好,我是这里的校长,徐然。听说你要来应聘国画老师呀?”
  秦之榆笑着与她握手,“对的。我是秦之榆,秦始皇的秦,收之桑榆的之榆。”
  还秦始皇的秦,那么霸气?是因为自信?“那你……”徐然还没说完,就看到小团子递过来一卷东西,“这是什么?”
  小团子这会子却又害怕了,把自己埋在秦之榆怀里。
  秦之榆只好道:“是我的画儿。”
  徐然慢慢地打开,从一开始平静到后面的惊喜,连不迭地问:“这是你画的?真是你画的?”这可不是一般书画毕业生的功力,应是小有成就的人才能画得出来。
  徐然真是惊喜非常,看着秦之榆就像是看到宝藏,“秦老师以前在哪里高就的?”能力与专业,能让人得到尊重。这不,徐然看了她的画,就改称她为老师了。
  秦之榆没有觉得不适,淡淡地看了一圈周围好奇的家长们,心思一转,就打起了马虎眼,“名不见传的人。这样,要是您还不放心,我现场给作一幅画,题目徐校长您选。”
  徐然心里砰砰跳。她当然相信秦之榆的能力,如果她先前没撒谎,而现在要求当场作画,就相当于当着家长的面作个宣传,这里有个厉害的老师,届时,还怕学生没有吗?
  徐然此刻已经把秦之榆当成了公司的一员,心思都拐到十万八千里去,但不得不说,与秦之榆的初衷如出一辙。因为她也想借机为公司获得一些利益,这样工作就能十拿九稳。
  很快,徐然就与那个小姑娘把桌椅、笔墨都给搬到门口来,让家长旁观这里未来老师的风采!
  因为先前已经画了红鲤戏荷,这次就不好重复,免得家长怀疑她只会这一种。她想了想,看到了小孩儿坐在椅子上,她便有了主意。
  只见她笔尖轻抹,线条游走,色彩熏染之下,荷叶荷花林立如林,荷塘边上,一个憨头憨脑的光头小儿正卧倒在那里,胖乎乎的小手抓着青色的莲蓬,神情专注又愉悦。整个画面温馨平和又让人欢喜。
  “哇!麻麻,这是岸岸吗?”小团子最先反应过来,还发现了上面的“小人儿”很熟悉,像他自己。
  秦之榆低头,就看见那双充满希冀的眸子,好笑地点头。
  “哎,可真是逼真。就是两个小孩儿的衣服不同。画里的小孩儿穿的古装。这个小孩儿不是。”
  “嗯嗯,像是拍的照片一样清楚。”
  “那些荷花荷叶也好看,还有那些个莲蓬,就像是真的一样,我都想上手去摘了。”
  “这个老师不错。”
  徐然在一旁听着家长的惊奇的议论,笑得见牙不见眼。她真是捡到宝贝了!
  这时候有个老婆婆戴着眼镜凑近了看,然后听着老街坊的话,看了看秦岸小团子又看画里的童子,频频点头。然后问秦之榆这画有什么说法没有?
  秦之榆知道老人家是想了解她的创作思路,便道:“这画叫《童子剥莲》创作灵感出自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画与那首词的课文插画可还是有区别的,也说不上抄。更何况她的荷花荷叶,以及童子的神态都是她自己想的。就算退一万步,硬是说她看图作画,那也得有功底才能作好。
  那些家长见识了她的功力,又听她出口就念诗,觉得她肚子里真有货,于是心里头纷纷起了想法。
  更夸张的是方才问秦之榆创作灵感的那个老婆婆,当即对徐然说,她要替她的孙女报名秦之榆的国画课。秦之榆什么时候来上课,她的孙女什么时候来。
  徐然忙不迭地应承,还带老婆婆去交定金,等她孙女来上课那天,再给余下的课程费。
  老婆婆自然答应,不过她也有要求:“我孙女必须跟这位新老师学。不是她教,我就要退费。”
  徐然爽快地应承,转身好似看盛世珠宝一样看着秦之榆,“秦老师,请跟我去办公室,谈谈工作的事宜吧。”主要还是谈薪资待遇,一定要将她留下,她可是活招牌。
  秦之榆笑着点头,微笑着与那些家长致意后,便拉着小团子的手去了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