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 赠悬珠

      太子进椒房殿时,外面天色已经暗下来,殿中高台烛火摇曳。

  恭谨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皇后端坐在上,微抬手,“免礼,坐吧。”

  又示意碧青,碧青便领着宫人退出去。

  刘彻坐定后问:“母后召儿臣前来是为何事?”

  “阿娇的事,你怎么看?”

  刘彻眉头微皱,“阿娇性情变了许多,但是思维清晰,不像是失忆,倒是更像是变了一个人。”

  “外形看起来倒是没有丝毫不同,本宫倒是更担心她不是失忆,也不是变了人,而是长公主另有打算。”皇后神色凝重。

  太子略一沉吟,“母后所言儿臣明白,二哥、五哥和七哥都有才学,但是儿臣也有信心不叫父皇失望。”

  皇后闻言笑了笑:“你的能力母后自是不担心的,可是长公主那边不论是何打算,都不能不小心些,阿娇身后一向有太后的疼爱,你莫失了阿娇的心和太后的支持。”

  “儿臣谨记。”

  “为了使长公主放心却也不难,她无非求利和安心,你待阿娇好些,本宫再与长公主定一门姻缘,你三姐也到了适婚年龄,配与长公主的二公子也合适。如此,她便能安心些。”

  太子微顿,没说什么。

  皇后看了他一眼,在渐暗的宫殿里,声音也带着凉,“你三姐总归是要嫁人的,同平阳和南宫一样,无非都是世家子弟,只是这次再为你添一层保障罢了。”

  “是,谢母后劳心。”太子淡淡答。

  阿娇回府进屋后,单独留下采薇。

  “采薇,你如实告诉我,之前跟随我的侍女如今在何处?”

  采薇一愣。

  看她这样,阿娇更有些心惊,“她······还活着吗?”

  见阿娇似乎是在担心,采薇才连忙道“她被夫人逐出府,回了故乡,具体是何地奴婢不知。”

  阿娇长吁一口气“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采薇明白过来,笑了,“小姐真是心善。”

  阿娇也笑,“算不上,只是生命贵重,不能轻贱。”

  “可是我们这些奴才的性命向来轻贱。”

  采薇一向笑意盈盈,这句话却说得沉重。似乎她马上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奴婢该死,让小姐忧心了。”

  阿娇冲她招招手,“哪那么容易就该死了,别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那些作奸犯科罪大恶极的人才是该死,你要是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我,力所能及的我尽量帮。”

  采薇怔怔的看着她,“奴婢没有难处的。”

  可是阿娇还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刚刚那句话听着就是有内情的。或许是亲友在受苦,或者是自己身世凄迷。

  “小姐,奴婢真没有,奴婢是贫农出身,被选入宫做宫女,见多了贫苦百姓的艰难,宫里当差,若得罪了嫔妃们也是命如草芥,可是奴婢入了侯府,跟着小姐,小姐和府里待奴婢都很好。”

  “好吧,你家里人呢?现在还好吗?”

  “谢小姐关心,奴婢家里耕地务农,奴婢有时也能托人往家里带些银钱,已好多了。说起来,奴婢和陈枫还是老乡,同为河东郡平阳县人。”

  “太缘分了,你以前认识他吗?”

  阿娇瞬间转换了八卦模式,这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他乡遇故知,两人年龄又相仿,青春年华,一个冷面侍卫,一个温婉宫女,CP感够够的。

  采薇摇摇头“奴婢听说陈枫是7岁时被您带回府的,奴婢也是今年入府,从前没有见过。”

  “哦······不过可以再培养嘛。”

  “小姐,培养什么?”

  当然是感情啊,阿娇微笑道:“培养熟悉度。”

  “哦。”

  小儿女情事顺其自然,随他们吧,她也不是月老,如果成了她顺便再吃瓜。

  进过宫后的第二日,刘彻就派人来,说是有物相赠。

  来得还是那日刘彻来侯府看她时带的随从,名为冯山,听说是自幼陪伴刘彻的。

  阿娇打开锦盒一看,像是夜明珠。

  触手温润清凉,光辉盈盈,她乍见除了感叹华美之外,不由得问了一句:“这个很贵······重吧?”

  冯山恭谨的答道:“回小姐的话,此悬珠乃诸侯贡品,价值连城,陛下赏赐太子殿下,太子让奴才赠与小姐,还说唯有阿娇小姐能与之相配。”

  价值连城······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突然示好,可是这太子的手笔果然不同凡响啊。

  按照现代培养的礼仪应该要推辞一番,而且不是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嘛。

  可是知道它价值的确高之后实在舍不得不要,又不偷不抢的,谁愿意和钱作对啊。

  于是纠结之下只好转头看向刘嫖征询的意见,“娘,我可以收下吗?”

  刘嫖笑得满意,“既然是太子的心意,收下就是。”

  阿娇心情激动的好好收藏,让来人转达她的谢意。

  虽然平时陈府也是排场阔绰,但是她毕竟是个孩子,没有需要用到银钱的地方,自然也没有人想着给。

  以至于她的现钱也没多少,还都是来自于让采薇帮忙典当的几件她不喜欢的饰品。

  这次她的金库可是瞬间充实了!

  收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她也要有所表示才好。

  可是刘彻随便出手就是价值连城,她做什么好像都不能比上啊。

  苦思冥想,还是亲手做点什么比较合适,既凸显心意,又不必破费,她的小钱钱那都是要攒着以后备用的。

  再说,真和太子殿下比贵重,倾家荡产怕是都不够。

  不久宫里又来人,说邀她明日进宫参加十二皇子的生辰宴。

  就是昨天遇到的小孩?赴宴用不好空手。小孩子的话还是送点心比较合适,尤其是他不缺什么别的,加上汉朝甜点缺乏。刚好给他和刘彻做两份。

  主意打定,阿娇钻进厨房,经过这些日子,发现汉朝好像还没能掌握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技术。

  甘蔗只用于榨汁和直接食用,糖类主要还是蜂蜜和粮食中得到的麦芽糖。蔗糖、冰糖白砂糖一概没有。

  那很多种类就会受限制了。

  把厨房已有的食材都看了一遍,想起糯米藕和桂花糕似乎还可行,卖相也好。

  虽然她自己没做过,但是把原料和口味外形描述个大概,厨师应该能做出来。

  府里主事的厨师姓孙,名孙圣。她就管人家叫孙大厨,每次喊出口都险些说成孙大圣。

  阿娇乖巧的问:“孙大厨,我有一个设想,您能帮忙实现吗?”

  孙圣不太自然的笑笑,不知道这位小姐又有什么点子。

  但是人家是侯府小姐,太后和长公主宠着,又像是真心求教,他如何也不能应付了事,“小姐请讲,奴才定当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