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六章 身世扑朔迷离

    春风拂面,连带着人都精神起来。陌希辰和陌希睿并肩而走,陌希辰故意将云歌挤在自己的这边,以此来宣示主权。他明白,和陌希睿较量于端国无益,可他在云歌这方面还是做不到淡定自如。

    天銮殿早已经准备妥当,宫人们麻利地为两人布置桌位,不一会儿,丰盛的餐点便悉数摆放在了小桌上。陌希辰点了点头,戏便开始了。

    说实话,陌希睿对戏文并不是十分了解。当年,为了能够得到先皇的信任与青睐,他白日里苦习武艺,晚上则读书到深夜里。在他的少年时代中,除了钟宝青,似乎再也没有任何可供回忆的娱乐。

    下意识地看向陌希辰,此刻的他正听得入迷。比起自己,陌希辰可要悠闲了许多。

    当年端太后并不受先帝待见,所以,陌希辰几乎是被散养的。而后陌希辰来到端国,更是养尊处优好不快乐,在陌希睿的眼中,陌希辰就是一个在蜜罐子里长大的皇子。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丰腴生活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

    他从不过问后宫之事,便更加不知道,楚明太后当年是如何防备甚至是杀戮陌希辰母子的。

    若是陌希睿知道,也不会对陌希辰掉以轻心,更不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一步一步陷入他的圈套。

    陌希睿举起手中的酒杯:“皇弟,冥国的战事能够有所改善,多亏了你这求助九云山庄的计策。九云山庄在战场上的确起了许多作用,现如今,春暖花开,我楚明的将士占尽了天时地利,便是他们东源武器再强悍,也抵挡不得我三路大军了。能够有此番局面,皇弟你功不可没。这杯,朕敬你。”

    陌希辰赶忙也举起酒杯,笑呵呵地说:“皇上这真是让臣弟受宠若惊。为皇上献计本就是我们这些藩王的责任嘛,更何况,原本应该出的军队我们没有,献上计策,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两人寒暄完毕,仰头干杯。

    云歌坐在陌希辰这边,亲自为他满上。

    “不知现在冥国战况如何?想当年,冥王还是湘国质子的时候,我与他是一家子的兄弟。他也曾经修书,希望我端国增兵。我没有理睬,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怪罪。”

    “不会。”陌希睿肯定地说:“沧溟少年之时便通情达理,有着北方男儿的豪爽气概。他是个直性子,什么都写在脸上。若是真的责怪于你,早就在奏章上参你一本了。可是朕的奏折上,都是冥王夸赞端国的,想必,他也知晓其中缘由,断不会迁怒于你。”

    “如此便好了。”

    陌希辰将目光重新移到戏台之上,可心绪却飘到九霄云外。

    虽说只是一年,可陌希辰对穆沧溟的印象却是极深的。他与他相差八岁,他被遣送到湘国时,穆沧溟已然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了。他身材魁梧,又博学多思,最难得的,是他有着超乎他年纪的处事能力。

    他是整个学堂最受欢迎的皇子,众多国家,不论是否参与战乱,各国的皇子都十分钦佩他。

    这也是陌希辰始终不明白的,凭着冥国今时今日的能力,大可以不必向楚明俯首称臣,为何穆沧溟会这般,他实在不知。

    不过,他可以确定一点。那便是,穆沧溟不会成为他的敌人。那一命之恩,穆沧溟定会涌\泉相报。

    “皇弟可知道这个戏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云歌的手在袖口中微微收紧。

    这是著名的戏文,其中讲的是少府姬昌与董太珠还乡的故事。姬昌乃是庶子,母亲无名无分,所以回乡之后备受冷眼。他一步步运筹帷幄,最终终于得到了老爷的肯定。

    原本是歌颂亲情的戏文,可被陌希睿问起,便是别有一番意味了。

    “结局自然是好的,姬昌成了村庄里的庄主,而他的父亲则幸福地安享晚年。”陌希辰浅笑:“兄弟和睦,手足亲厚,这才是姬昌所想要得到的,至于名位都是身外之物。”

    陌希睿点头,叹了口气,他说:“可惜,这个世上,像姬昌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为了妻子,他可以付出全部,为了家人,他可以忍气吞声。这样的人通常不会有好结局。所以,戏文不过是戏文,只是看一看罢了。”

    “皇上何苦这般压抑?自古善人得自在,就像臣弟这般,不也乐得清闲?皇上日理万机,这样的心思也是常有的。由此可见,平日里早该来臣弟这里走动,总是憋闷在朝政之中,便是好人也都烦躁了。”

    陌希睿唇角轻勾:“没错,你说的对。朕是该过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看向云歌,他问:“不知,云歌姑娘是否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云歌不知,为何陌希睿会忽然点到她的名字,陌希睿坐得远或许没有发现,可是她是真真地感受到了陌希辰周身散发出的冷凝气息。

    “奴婢?呵呵,奴婢怎么可能奢望那些……”

    “你又何必过谦?在宫里久了,都想要过上平静的生活。不如,趁着你家大王和朕的心情都不错,朕为你说情,让你家大王放你出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