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四章:母女谈话

      刘虎羡慕的看了程宝玉一眼,“小姑,程奶奶对你真好。”

  王磊拍了拍他的肩膀,“虎子,别想太多了。”

  程宝玉看了他们一眼,她和刘虎不熟,不对,应该是和村里的人都不熟,自然就不清楚刘虎家的状况。

  看他这副样子,就知道有故事,索性也无聊,就问了问,“怎么了?”

  刘虎抿着唇不说话,王磊倒是接了话。

  “五年前虎子他爹刘大强,进了深山,然后没回来……”

  顿了顿,看了刘虎的神色一眼,见他没有什么反应,才继续说,“当时,虎子才7岁,他弟弟妹妹是个龙凤胎,才两岁。

  刘奶奶那时候还在,刘爷爷倒是早就没了。

  虎子娘带着虎子三个,还有刘奶奶帮衬,也不算日子难过,结果,过了两年,刘奶奶也去世了……”

  两个叔叔婶婶就把虎子一家给扫地出门,当时还是冬天,他们又什么都没有,双胞胎弟妹更是吹了风起了高烧。

  虎子娘没有办法,求到了王磊家,王磊他爹是村长,不仅安排了几人的住处,还给请了马大夫。

  幸好马大夫医术不错,把两个孩子救了回来。

  接着,王铁柱又去了找了虎子的叔婶。

  询问为什么把刘大强一家给赶出去,即便分家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结果他们拿出了一个契书,大致意思就是刘大强死后,他们作为叔婶照顾了虎子一家两年,而且刘奶奶的赡养费,虎子家也没有给,所以,两年后就要净身出户。

  王铁柱自然是不信的,但,桃花村的户民们多数都是逃难而来,自然就没有族长这一说,最大的就是村长。

  况且,分家这种事情,他可以做公证人,却不可以参与,别人不找他公证也可以,毕竟分家是分的别人的家,他也是一个外人。

  而且,他当时拿着这契书去了衙门,衙门的师爷与他倒是相熟,因为是桃花村的事情,他倒是留心了一些。

  告诉他,这家人的田地早就过户好几个月了,即便知道这契书有问题也来不及了,更何况这契约书上的指纹,的确是吻合的。

  虽然事情没办成,王铁柱还是请师爷吃了一顿饭,维护关系,就匆匆回家告诉了虎子娘这件事。

  当时刘奶奶去世,也才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虎子的叔婶,早就谋划了这件事了。

  即便知道事情经过,也于事无补了,事情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这个亏也只能吃下。

  后来,虎子一家就住在王铁柱家的茅草屋里。

  离村长家很近,也是因为这样,两人关系才这么好。

  程宝玉听了一脸无语,这跟她娘对她好有半毛关系吗?刘虎他娘对他难道不好吗?

  还有,什么手印难道不能是刘虎的叔婶,趁着刘奶奶睡着按的?

  就拿刘奶奶去世这件事来说,说不定就是她的两个不孝子搞的鬼。

  要是让刘虎的叔婶知道,一定会夸程宝玉是一个天才。

  这都能猜到!

  程老太听了一耳朵,不由得嗤笑,“虎子啊,不是奶说,你娘就是性子太软和了,就算这事情就这样了,也得把自己的东西带出来啊!

  净身出户是不带公家的东西,你们的东西还是你们的啊,那些个衣服啥的锅碗瓢盆,哪样不是要买的?

  你娘要是有老婆子这一半,也不至于被欺负了!”

  程宝玉:心里给程老太点了个赞,果然是亲娘,这话说的真有道理,看得还通透。

  刘虎·王磊一脸震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震惊归震惊,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现在想到了也没用了!

  随后,三人都没有再说话,加快了捡菌菇的速度。

  程老爷子睡醒的时候,程宝玉三人已经忙活完,院子里晒满了今天的收获,正在洗手了。

  她的小脸依旧红扑扑的,还挂着汗珠,给老两口心疼的不行。

  程老太立马放下笸箩,倒了红糖水递到她面前,“乖宝,喝口红糖水,教会了这两个小子,你可别再自己去受累了,晒黑了多不好?”

  “你娘说得对,两个小子学会了,就让他们教你的侄子侄女,你自己多休息,活儿有这么多人干呢。”

  程宝玉点点头,也不反驳,喝了几口红糖水,又给程老爷子灌了一竹筒的水,“爹,你也少干点活。”

  程老爷子笑的跟多菊花似的,接过竹筒,头戴斗笠,身后跟着众劳力,出门了。

  刘虎和王磊两人也喝了水,胡乱的擦了擦汗。

  “程奶奶,小姑,我们也回去了。”

  程宝玉点点头,又给他们一人拿了一个鸡蛋,“明天早上,你们早点过来,我们再去一趟山上。”

  她的想法呢,是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别的东西,昨天她也没在山里走多远,靠山吃山,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刘虎沉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和王磊一起出了程家大门。

  程老太见两人走了,她才开口,怎么也得给乖宝留面子不是?

  “乖宝,咋还给鸡蛋呢?他们今天在咱家可吃了面片呢。”

  程宝玉眨了眨眼,“娘,您觉得,今天这菌菇汤,味道如何?”

  程老太想了想,还咂了咂嘴,似乎在回味菌菇汤的味道。

  “味道不错,比普通的面条要好吃。”

  “乖宝,你为什么这么问?难道是想去做这个生意?”

  程宝玉立马给程老太比了个大拇指,亲娘咋这么像肚子里的蛔虫呢?

  “噔噔噔”的跑进堂屋,搬了个小矮几,坐在程老太身边。

  “娘,这菌菇又不花钱,比普通的面条划算,到时候闻到香味,大家都不想吃面条了,生意肯定不错。

  而且,这菌菇,洗好以后都是撕开的,完全没人能认出来,就算认出来了,吃了那么多,也就知道这菌菇没毒了。

  不过到时候得熬个骨头汤,这样味道更好,香味才能散出去。”

  开玩笑,别看有灵泉水提鲜,闻着是挺香的,那是因为陈家的厨房面积小。

  要是去摆摊,自然还是需要骨头炖汤,然后辅以灵泉水,那香味绝对飘出去,不说几百米,十来米完全没问题。

  程宝玉脑袋枕着程老太的大腿,小嘴叭叭的一顿说,程老太也被说的很是心动。

  终究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乖宝,这摆摊有点麻烦。

  起码得有一个大火炉子,这个,咱家就没有,村里也没有。”

  程宝玉也想起了火炉子是需要定做的,火炉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价格,并且很贵。

  要拿去摆摊的火炉子起码得1米高,也就是2两银子,稍小一点的就要800文-1两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