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第6章

    周二老爷让人上了茶水、点心。

    李二爷摆摆手,倒是张氏反应过来,上前轻声细语道:“李先生妾身想问问凌山书院的事儿,不知道先生能否告知一二。”

    周三爷也跟着点头,“二哥曾去凌山书院授过课,能否与咱们说说。”

    李二爷点头。

    其实凌山书院与府学的上课时间差不多。

    只不过凌山书院每月都有一次考试,每半年计一次分。

    若是连续三次未达标,便会被劝退。

    是以,凌山书院的学生都特别努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有些学生自知资质差,就连吃饭时间都会努力的。

    且凌山书院年末总结时,考试均在前五名的学生,会被几位举子身份的先生亲自挑选为关门弟子。

    有了这一层身份,除非犯了大错,不然是不会被劝退的。

    不过,能有举人亲自指点,想考倒数都不可能。

    张氏双眼一亮,“那先生能否说说,哪位先生学问最好?”

    李二爷微微拧眉,抬头看了张氏一眼,到嘴的话给咽了下去,默了一会道:“凌山书院能成为咱们东临国最大书院之一,就说明教学水平非常了得,每位先生的学问都极好,并不存在谁最好。”

    “且收徒这事还需看缘份。”

    李二爷这个人比较直,他就是觉得吧,你连书院都没进去了,现在考虑拜哪位先生为师,这些都是空话,太不切实际了。

    不过看在周三爷的面子了,这话生生给咽了下去。

    张氏还有些不死心,又拐着弯的问,“先生在书院教了半年的书,不知道有没有要好的先生?”

    李二爷面色微微发沉,抬眸看向周三爷。

    周三爷会意,拉了张氏一下道:“不知道一柱香时间到了没?”

    一说这个,张氏心头一跳,忙向旁边的香炉看去。

    见香不过才烧了三分之一,一颗心也算是安定了下来,拉着周三爷娇声道:“爷,不如咱们出去瞧瞧吧,我也不知道那书难不难?他以前可曾见到过……”

    不料周三爷没开口,李二爷却道:“那书是我一个同窗从京都给我寄过来的,是南赵的司徒尚书新出的两本文集,咱们这里还未曾见到过。”

    张氏虽不知道司徒是谁,但是尚书二字,还是明明白白的。

    心头一跳,暗叫一声不好。

    拉着周三爷忙去了暖阁,想看看周昱背得如何了。

    李氏在老太太旁边,将两人旁若无人的小动作看得真真的,一连翻了好几个白眼。

    若不是李二爷不在,她肯定会大骂两句——狗男女。

    司徒明是南赵的礼部尚书。

    今年四十有二,当年周不平游学时,两人还曾一起讨论过问题。

    周平拿到书时,忍不住一阵感慨。

    司徒明这老小子,水平又提高了不少。

    司徒明以前在翰林院待过几年,后来又去了国子监,就算是如今是礼部尚书,依旧在国子监授课。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自然在翰林院待久了的人,在遗词造句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习惯用一些生僻字。

    末了还给你注释一下。

    不过文章却极其简短,一篇文章少则二三百,多则□□百。

    司徒明的文章尽量干净整洁,但内涵却极其深刻,中间运用的典故,有时候常人闻所未闻。

    周平翻了几篇,忍不住抽了下嘴角,“卖弄!”

    简直为老不尊,故意为难年轻人。

    周平这边看到老友的文集,一时间还有点小激动,不过因为这些年来,两人虽不在同一国,但却时有书信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