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第16章

    老祖宗知道李二太太肯定把李氏要和离的事告诉了李二爷,就将他喊到跟前问了一句。

    李二爷也就两个字——支持。

    他们李家是没周家有钱。

    可李家也不差钱,李家明面上是镖局,事实上,一直与朝廷的票号有合作,这些年押送的都是送进京都的税银。

    且大师兄和三师兄,前些年去参军了,他听老爷子说,大师兄和三师兄都混得相当不错,尤其是三师兄,由于箭法了得,一箭射死了山匪的大当家和二当家,在上一次的剿匪行动中,立了奇功,如今已是正五品的守备,现今就驻守在江城那边。

    大师兄正在就在咱们北地的盘龙山驻守,是千个户,若是北姜与东临真要打起来,大师兄那样的职位升迁的会更快。

    自然危险也更大。

    老祖宗听李二爷说完,笑道:“我就知道,咱们李家的儿郎没一个孬种。”

    说完,目光扫向众人道:“咱们家人不多,但我先说清楚了,李家儿女不管是谁,只要在外头受了委屈,只管回来。”

    说完,看向李二爷道:“这事,就交给你办了,你父亲那里,我已经差人送信过去支会了一声。”

    李二爷立马挺直了背,“奶奶放心。”

    周平与李初拿的试卷一共分为四册。

    两人均拿的是府试的试卷,东临共六十多个府城,饶是只录入了各府试前三的卷子,也是厚厚一大本。

    比起司徒明的书,不知道要厚了多少。

    周平压根没想过背完,估摸着过了七八个府,便停了下来,又从头过了一遍。

    与此同时,也在心里琢磨着自己遇到这样的题目要怎么写。

    讲真,西芹因为是女帝掌权,科举制度与其余四国还是略有不同的,不管是考试环境还是出题的侧重点。

    再加上周平当年参加科举时。

    已是二十来年之前了,那时候,西元朝被分裂开来不过十个年头,科举制度和题目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

    是以,周平第二遍过得就特别仔细。

    不知不觉就把比试这事给忘了,全身心都投入到文章里面,直到李二爷喊了一声:“时间到了,背了多少?”

    周平恍恍惚惚地抬头,与李二爷对视了好几秒,才回过味来,而后低头翻了翻,道:“没多少,也就十来篇吧。”

    李二爷:“……”

    十来篇还少?

    不过想对于上次周平一柱香背了二十八篇文章来说,这次确实没什么惊喜。

    李二爷一言难尽地收回目光,道:“那走吧,给老祖宗背两篇,好让她去休息会。”

    周平起身,跟着李二爷一道往长廊而去。

    说实话,李二爷教书也快十年了,教过的学生也不少。

    记忆好的也有。

    可像周平这样过目不忘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他一直觉得李源的记忆力好,一篇文章,略过个三四遍就记牢了,有时候,李初在背文章,李源坐在旁边玩,左一耳朵,右一耳朵,李源倒是比李初还记得快。

    周平见李二爷盯着他不放,有些心虚。

    他也不知道自己表现的突不突兀。

    尤其是面对李氏这些至亲时,周平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好在原主话不多,平时就喜欢钻在屋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