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第 16 章

    乔楚和白健棠还是头一回看见这样的严焕。

    姜彤彤的消息一向灵通,从来也不会藏着掖着,肯定是刚知道,就告诉大伙儿了。后脚他们师父就也说了军区邀请,显然交流这事情是他马上就答应了。

    乔楚:“师父,这个事情,周团长他……他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严焕哼了一声,“你把我当什么人,周团长好歹是我上级,我能不跟他说一声吗?”

    乔楚:“……”

    这真不能怪她这么想,实在是她这位师父太有性格了。

    乔楚和白健棠都一脸复杂:周团长居然答应了。

    严焕知道他们的想法,说:“现在的情况是,那些个市团不满,要抗议,说既然我说他们的演员不够格来演,那就不演了。”

    乔楚和白健棠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不就是在逼宫吗?!

    编导、道具、舞设等等,这些省团都能自己搞定。唯独演员这块,省团要兼顾常规演出,根本不可能整个新舞剧都用自家演员,因此当初立项时,领导才让市团出演员支援。

    这不止是数量上的问题,市团里也有出色的演员,即使按照严焕的说法,要凭水平选拔,那也是将出色的那部分选出来。

    严焕提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有的团不凭实力推荐演员,比如演员背景好,比如演员得市团领导喜欢,就差一点成绩才能够得上单位职级评选,然后推荐这些人来。

    现在严焕提出新要求,市团那边消极对抗,原本够水平参演的市团演员,也因为单位的要求,无法参与。

    他们把问题矛盾直指严焕:不是他们不愿意出,是严副团不要。

    这样一来,项目停滞,要是最后闹到要领导出面解决的地步,不管最后舞剧成功与否,严焕手段激进,这点都会成为他工作上的过失,甚至会因此挨处分。

    乔楚和白健棠当即就急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周团长就是本事再大,市团联合起来搞对抗,他想保严焕都很难。

    就是这么个情况下,严焕脸上却半点不着急,甚至有点兴奋,眼里都是跃跃欲试的火光。

    他朝两个徒弟说:“现在你们都懂了吧?只要他们还在一起闹,我们就凑不齐演员。就算你们两个留在这儿,演员不够,这新剧就排不起来。”

    “要是他们得逞了,以后排剧,他们想塞什么过来,就塞什么过来,谁能代表他们团参演,还不是他们说了算?连阿猫阿狗都能上台了。”

    严焕冷冷一笑:“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逼我让步了?做梦!只要文工团的演员来参演,我看到时候哪个市团还敢放一个屁。”

    原来是这样!乔楚和白健棠马上就明白了他的用意。

    文工团的背后是大军区,不是普通歌舞团能比的,它代表着部队文化,而部队,是国家利器。

    如果文工团演员参演,意味着省团和文工团强强联合,意味着大军区对省团的支持,市团但凡还想继续在这行混,那就不可能再唱反调。

    甚至,文工团的加入,会让整个舞剧的级别直线上升。别说演主角,就是在里面跑个龙套,都是意义非凡的。

    到时候,等文工团演员加入的消息一发出,市团联盟不但不攻自破,还会争先恐后来求和解。

    这样一来,不但能解演员不够的燃眉之急,还能彻底打破原来的规矩,重新制定新规则:以后就是要凭实力说话,不要你们市团的推荐,只要能通过面试的演员。

    也就是说,乔楚和白健棠这一趟去军区,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输了,严焕被撤下新舞剧总编导的位置,甚至更严重的处分,市团推荐它们偏好的演员;

    一是赢了,新舞剧上严焕说了算,以后选拔演员的方式也能更公平,加上回收给粤舞的名额,省团能选到更优秀的演员。

    严焕看着乔楚和白健棠:“不破不立,海上丝路舞剧和省团的未来,就在你们身上了。”

    说来也奇怪,乔楚和白健棠刚听到他说要去比的时候,心里还震惊和茫然,但现在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后,心中慢慢地定了下来。

    他们的心口仍是怦怦地跳,血液仍在沸腾,但他们心中已经有了方向。

    乔楚和白健棠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能看到眼中的坚定,那是迎难而上,不畏挑战的决心。

    他们看向严焕,两人同时点点头。

    乔楚:“师父放心。”

    白健棠:“我们不会输的。”

    只要他和乔楚中有一人能胜出,甚至两个人都平手,就不算输。

    只要不输,就有交涉的余地。

    谁知道,严焕看着两个肃着脸的徒弟,竟然罕见地笑了笑,他这两个徒弟,还是太年轻了。

    他纠正道:“是只能赢,不能输。先回去收拾东西,待会儿我再跟你们说,要怎么赢。”

    乔楚和白健棠一听,心里既好奇又意外。

    他们都不是不自信的人,确实是大军区的水平摆在那儿,双方把最好的水平拿出来,按理来说是不分上下的,为什么师父有把握必赢呢?

    “好的师父。”

    于是,两人马上回宿舍收拾行李。

    文工团是部队的特殊力量。

    它的鼎盛时期在七十年代,那会儿但凡会点儿吹拉弹唱的都能进去。在老百姓口中,只要是进了部队搞文艺的,就能自豪地跟别人说考上文工团了。

    事实上,文工团还分为专业文工团和非专业文工团,只有各大军区才有专业级别。其他下级单位的文工团,从编制上来说,属于非专业文工团。

    非专业文工团的演员,水平参差不齐,那种因为会吹拉弹唱而进去的,就是非专业文工团演员。

    而专业文工团演员,也就是大军区文工团的文艺兵,水平都是万里挑一。

    大军区文艺兵们会到前线、驻地做慰问表演,哪怕是只有一名军人的驻地,他们也不会遗漏。

    他们为部队振奋军心,抚慰精神,甚至在特殊时期,如果必要,他们还会与陆军一道上战场杀敌,因为他们的本质是军人。

    军人与百姓,这就是专业文工团演员与普通歌舞团演员之间最大的差别。

    也正是因为大军区文艺兵采用的是军事化管理,不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干扰,他们拥有更长时间、更高强度的训练,心无旁骛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而普通歌舞团,虽然也有统一的早功和课程,但强度上没有部队文工团高。像乔楚等人平时提前去练功房,那都是靠自觉的加训。

    舞蹈天赋是很难得的,也许成千上万人之中,也不一定有一个天赋舞蹈演员。事实上,有不少出色的舞蹈演员,在练舞之处时不被看好,最后以勤补拙成为佼佼者。

    文工团的军事化管理,让文艺兵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而文工团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的表演节目也基本固定,让他们长年累月中,可以反复练习,闭着眼都能跳出精准的动作。

    此外,训练强度是一方面,而人才来源又是另一方面。

    严焕不惜得罪粤舞和市团,都要改变粤省招人的模式,就已经说明之前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

    市团演员如果能参与省团项目,演员的名气会有所提升,市团也可以加以宣传,从而提升市团的名气——如果能成为主演,那就赚大发了。

    所以,严焕现在要砍这条渠道,就是在动市团的利益,市团当然也就炸了。

    而大军区的人才来源,比粤省的要大得多。

    大军区包含五个省,文工团的招新也是面向五省。选拔流程也实在,不需要考虑什么兄弟单位,选拔标准就是背景干净、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

    文艺兵入伍之后,还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只有通过之后,才正式成为军人。

    因此,粤省歌舞团和大军区文工团,从各自的头部演员水平来说,也许不相上下,但从全员整体水平上,省团是比不过大军区文工团的。

    乔楚前世在演员基训相关的学术讨论中,就曾经提出过,可以尝试部分参考文工团演员的训练,因为大部分普通歌舞团,在这方面确实没法和文工团相比。

    大半个小时之后,严焕师徒三人各自收拾好,带着行李到大门口集中。

    门口正停着一辆吉普车,驾驶室外面立着一名军装战士。

    这会儿正是午后两点多,太阳最大的时候,战士额上都出了汗,但仍是一动不动地站着军姿。

    乔楚和白健棠跟在严焕身后,跟着他向战士敬了个军礼,战士回过礼后,说:“严副团长、乔同志、白同志好!我是陆向华,来送你们到军区的。”

    严焕三人上车之后,吉普车一路向着军区出发。

    严焕这些天连着熬夜审核编导们交的材料,每天睡不到五个小时,这会儿有机会补觉,挨着座位就直接入眠了。

    刚才三人在宿舍区就碰了头,严焕把要点都跟他们说清楚了。

    乔楚小声地问白健棠:“师兄,你说师父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

    白健棠:“我觉得是。”

    文工团会发邀请,是在严焕的意料之中。

    事实上,样板戏年代结束之后,文化界百花齐放,文工团里在选题上虽然也放松了环境,但肯定还是跟外面的歌舞团不一样的。

    就拿芭蕾舞来说,芭蕾起源于国外,大多是跟爱情题材有关的,现在外面的歌舞团几乎能安排所有这些舞剧,可文工团不会安排这些。

    文工团有它的使命,它的红色性质,就决定它不会安排这种“靡靡之舞”。这个情况,也能从文工团复排《小刀会》等老舞剧中看出来。

    老舞剧很好,但时代在进步,主题在变化,大军区文工团也想在规则之内,有新的突破。

    而《丝路花雨》里面没有爱情线,只有亲情和友情,加上主角英娘的勇敢,易努斯的仗义,这给了文工团极大的启发。

    只是《丝路花雨》剧组从去年爆红以来,每个省都在跟剧组联系,邀请剧组到当地演出。剧组去年九月从陇省出发,进京表演后一路南下,巡回表演,到现在还奔走于各地演出,还没回到陇省。

    剧组在百姓中呼声极高,百姓们像嗷嗷待哺的幼鸟,甚至有等不及的,千里迢迢跨省到演出地观看。

    军区文工团也想请剧组,但他们总不能跟百姓抢吧?

    去年年底乔楚参与演出,但上台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分钟,《羊城日报》对她的报导,更多是偏向于她对飞天和时尚的理解,而军区想要的不是这些,所以就没考虑邀请乔楚。

    直到这次广交会之后,《香风丽影》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而军区那边朝陈天明那边拿了资料,看到编导名字是乔楚时,这才发现,他们也许错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