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章 退一步,何处去

    翌日,天光一亮,文侯坐着马车,带着十几个护卫,朝着位于京都北面博望山下的龙骧军军营而去。

    文侯在车厢内,回想自己的军旅生涯,虽不能说金戈铁马,可也算半生戎马了。自其执掌龙骧军以来,大华国确实无大的战事发生,边境的小冲突,由各边境总督自行解决。

    国内貌似承平已久,但矛盾却在渐渐激化。犹如草木灰下那闪烁的火星,一遇风,便可自燃。

    昨晚,文侯苦思良久,思索该如何保住这大华国中央军最后的精锐,以应对大华国即将到来的风雨,以便能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在文侯思绪飘渺中,马车已行驶到了龙骧军军营门口。

    “禀侯爷,已至军营!”军士在外禀道。

    只见,文侯撩起车帘,缓缓从车上下来。一身锁子银甲,火红的披风迎风而动,头戴紫金冠,腰别龙翔剑,端的是人中龙凤!

    文侯一甩披风,大踏步朝军营中行去。

    目光一扫,众将士正在热火朝天的操练,不由得默默点头,军心可用。

    很快,一行人来到聚英堂门口。

    “恭迎侯爷,恭迎侯爷…”列队门口的兵士纷纷高喊。

    文侯进入聚英堂后,宽敞的大堂因站了全军各都统,统领和校尉而被挤的满满堂堂。

    大华国中央军军制最高指挥官为都尉,下辖两个副都尉,每个副都尉下辖五个都统,每个都统下辖四个统领,每个统领下辖四个校尉,一个校尉统兵五百,都尉亲帅两万。

    龙骧军总兵力十万之众,这次若全部校尉置换,将涉及两百校尉。

    文侯扫视了满堂军士道:“诸君,我龙骧军自建军以来,代表着荣耀和辉煌!我们是大华国的一把尖刀,我们后面有着千千万万的百姓,乃护国重器。”

    “本侯自掌军以来,旦夕不敢松懈。但明日,本侯将向陛下请辞龙骧军都尉一职,望诸君在新的都尉统领下牢记龙骧军系大华国国之重器的使命。”

    “侯爷,这…,这是为何啊?”众将纷纷不解地问道。

    “我们龙骧军自国公爷创建以来,一直受老国公和侯爷您统领,这怎么突然要请辞呢?末将绝不同意。“

    “是啊,是啊,侯爷,我们绝不答应,是不是有人逼侯爷?”

    下面各军将纷纷出言,场面一度失控。

    “诸位,安静!这是本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你们不要乱加猜测。”

    “今日,之所以召诸位来,就是与大家见最后一面,以慰多年来的兄弟之情,自此无论各位身在何处,希望大家以大华国为先。”

    “侯爷…”军将们还想再劝。

    文侯摆了摆手道:“诸位,我意已决,回吧!”

    “彭旭将军和李泽将军暂且留下,本侯有事相商!”

    “唉,侯爷,我们…”其他军将本还想再劝,但见侯爷态度如此,只得暂先作罢,纷纷退出了聚英堂。

    此时,聚英堂只有文侯与彭旭以及李泽三人。

    “坐,两位将军。”文侯向两人招了招手。

    “两位,如果陛下不准本侯请辞,则万事作罢。若陛下届时接受本侯请辞,但放弃校尉置换的,本侯希望两位将军能一如既往地操练龙骧军。”文侯告诫两副都尉。

    文侯沉吟片刻,道:“如果进行校尉置换,则两位将军一定要防止龙骧军的异化,建议届时在校尉以下分置左右副校尉,以分其权,而此职务的设立应不属于朝廷正式官职,无需朝廷批准。”

    “侯爷,万一届时陛下将我等两人也一起换了呢?”两人抱拳道。

    “以本侯对陛下的了解,圣上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应不会两人一次全部更换,至少会先留一人,以保证平稳过渡。”文侯笃定地道。

    “如此,某将定操练好龙骧军,使其永远是大华国的一把尖刀。”两位副都尉齐声应道。

    交代完军务,文侯走出聚英堂,独自在龙骧军军营漫步。回忆着掌军二十六年的峥嵘岁月,抚摸着军营内一草一木,内心有太多的不舍。但是,为了大华国能保存最后的元气,别无选择。

    “报…天使道,请侯爷前往聚英堂接圣谕。”一士兵奔向文侯报告。

    文侯赶紧理了理战袍,往聚英堂而去。

    走进聚英堂,远远望见上首已有一位白面无须的内侍站立其间。

    内侍看到文侯,清了清嗓子道:“陛下口谕,着文侯赵良即可进宫面圣,不得有误,钦此!”

    “臣,赵良遵旨。”文侯跪接口谕。

    “公公,陛下具体何事相召?”文侯试探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