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章 按照自己的节奏

    第一天训练,肖岚陪着肖天一来了。米沙看见,只是有些意外,却并没有阻止。

    上面的官员跟他打过招呼,这个中国外训的先例很重要,如果开得好,不但彰显了两国的体育交流出了成果,可能还会扩展合作领域,对于他的俱乐部当然有好处。

    而且谁也没说肖天一不能带助理来训练啊。

    所以他虽然有些意外,却还是表现出了欢迎。

    可是第一天培训下来,肖岚却铁青了脸。

    整整10个小时,高强度的训练。

    肖岚看着肖天一的汗珠噼里啪啦地掉下来,脸色沉得可怕。

    当第一天结束下冰,肖天一累得自己都不能换鞋了。

    肖岚让她休息一会儿,自己去跟米沙到远点儿的角落谈话。

    肖天一有些担心,她第一次看到肖岚这样生气。肖岚是有城府稳重的人,很少在人前表现出愤怒,再生气也不挂在脸上,也不调高声音语调,对外人永远是得体的表情。

    这一次都挂在脸上了,她真怕第一天训练,妈妈就跟主教练争执起来。

    好在两人只是聊了不长的时间,声音也很小,并没有出现肖天一担心的火星撞地球。

    过一会儿,米沙吹着口哨,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走了。

    肖岚回来,神色还算正常,蹲下来替肖天一换冰鞋:“糖糖,妈妈跟米沙教练说过了,从明天起你每天最多上冰6个小时。”

    肖岚没有提出对这种训练方式的质疑,只是说,肖天一还有其他很多的日常事宜,比如学习文化课,还要学习英语,所以没办法每天训练10-12个小时。

    肖岚说她并不希望肖天一成为一个只会滑冰的女孩子。

    米沙当时就惊愕了:“那你干嘛送她到这来?”

    他的观念里不能理解,一个花滑选手、不只会滑冰还想会什么?如果不为了出成绩多训练、干嘛要千里迢迢花这么多钱送来这?

    肖岚不想跟他解释这些,却很坚持。

    米沙无所谓,只是说,如果肖天一跟不上进度,他就给她降组。

    然后吹着口哨就走了。

    合作条件很好,利润非常高,也并没有约定一定要出什么成绩。

    上面的官员交代了,至少态度要和蔼。

    所以米沙并不介意。

    “唔……妈妈你生气了?”肖天一小声问着。

    肖岚摇头:“糖糖,还是那句话。妈妈只希望你健康长大,不是非要让你成为什么冠军。这样练下去,我怕你会受伤的!”

    肖天一安慰她:“妈你放心吧,我自己身体我自己了解。”

    肖岚低声说:“米沙教练说,如果你跟不上进度,他会给你降组的。让你去跟那些8岁的孩子一起训练。糖糖,妈妈是不是拖你后腿了?”她也有点不安,毕竟,在国内她也只是简单了解一下训练内容,但是在国内也就是每天四个小时的上冰训练。

    肖天一笑了:“妈!放心吧,6个小时够了!”

    第一天训练过后,肖天一心里就有数了。

    俄罗斯的花样滑冰历史久远、成绩显著,确实有它独特的理解和体系。

    米沙教练虽然人比较粗犷,但是教起来还是非常认真负责的。

    最初,就开始着手纠正肖天一的动作,包括进入跳跃和跳跃点的发力用刃。

    无形中也解开了肖天一很多年前的困扰,为什么她的四周跳总是那么不稳定。

    米沙还说,要进行3a和四周跳,肖天一还必须增肌,进一步增强核心力量。

    虽然每天的上冰时间比其他女孩少了一半,,肖天一仍然保持了神速的进步。

    米沙对肖岚的慈母行为大不以为然,却还是被肖天一的进步鼓舞着,所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学有所成都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优秀的学生。米沙每天都在夸赞着肖天一是个天才,让其他的姑娘们看看肖天一是怎么做动作的。

    肖天一很快从12岁组升到同14岁组一起训练。

    之所以按照年龄分组,是因为冬奥会的最低参赛年龄是15周岁,为了卡住这个奥运年龄,在奥运周期内、以奥运会为目标进行培养,所以那些适龄的女孩子们会接受到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也并不严格,14岁组意味着最高难度组别,年龄低的选手练到高难度就会升组一同训练。

    与此同时,肖岚也开始着手安排肖天一其他的课程。

    过去肖天一在国内,还能正常的到小学上课,就算有空缺的课程肖岚也能替她补习,现在肖天一按年龄该学习初中课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