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章 东市之外

    佑安二年夏,天降暴雨,黄河决堤。洪水如猛兽般横溢,人畜漂流,死伤者无数。

    万千灾民,无家可归,沿路逃到苏州已有半月。苏州府虽大,可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了近三万的人口。

    身强力壮者大多都被人挑了回去,而老弱者则被驱逐到东市以外。天衾地席,食不果腹,运气好的能抢上施粥铺的一碗汤水,都会把里面的米粒细细挑出,攒在怀里,已被不时。

    东市以内,正是歌舞升平,居安处乐,美味珍馐;东市以外,却为狼籍满地,饿殍丛生,易子而食。

    刚出东市,一股弥漫的酸臭扑面而来,在这清晨的明日下,都无法驱散这一方死角的阴云。

    尽管苏嫣儿已经穿戴得很朴素了,但她那雪白的俏脸和不沾纤尘的素衣都与这混乱肮脏之地格格不入。

    她宛如泥潭中的新莲,被一双双悲哀浑浊的眼珠死死盯住。从小就养尊处优的她哪里见过这种场面,苏嫣儿捏紧了锦绣的袖口,挪到她身后急声道:“哪个百事亨在哪?快带我去找他。”

    锦绣忙道:“小姐跟我来。”

    “咚咚!”两声锣鼓清响,打破了这沉闷的死寂,施粥铺的杂役扛着两袋糙米手脚利落地开始吆喝。

    那二人趁着乱,贴着墙角溜进了街边的巷子里。

    “小姐,咱还跟吗?”朱玉带着一顶破布帽子,把小脸抹得黢黑,一双眼睛贼溜溜地扫着那巷子问道:“我看这二小姐就是大发善心去了,咱们今早光顾着弄破衣服,也没带着钱……”

    同样是一身破布褴褛,脸上抹灰的苏卿尘,眨了眨眼睛道:“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大对。”

    朱玉挠了挠头道:“怎么了小姐?”

    苏卿尘转过头来问道:“这涝灾都这么久了,咱们苏府作为苏州大户不可能没出过安置的银子,还需要她杯水车薪地往外掏吗?”

    朱玉咬了咬下唇,看着左右无人,才低声道:“小姐,你回来的晚,有些事情你是不知道的。咱们的确上缴了一千两赈灾银,再加上朝廷下发的钱,足够买上郊外几百亩良田的了。只是过了户部、江浙总督、知府……到了咱们苏州府就不剩下什么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苏卿尘这才慢慢想起书里的时代背景。

    此时正逢大显朝佑安年,是新君年幼,太后垂帘,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大混乱时代。

    若不是东边还有位掌握军权的晋阳王在,恐怕佑安早就易主了。

    苏卿尘脸色略沉,她低声道:“还是不对,以苏嫣儿的能耐,若真有心帮忙,肯定不会做这种蠢事。她就是和母亲撒撒娇都能拿出一大笔钱来,哪用得上这么画蛇添足。”

    她弯腰拾起一根手臂长的粗木,别在腰后低声道:“我去先看看,你留在这。”

    一听这话,朱玉炸了毛道:“小姐不行!此地连巡捕都不来,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呸呸呸!”

    苏卿尘被她吓了一跳,笑这捏了捏她的胳膊道:“你看看你这细胳膊细腿,要是真有危险你能帮我拦下一个人不?”

    朱玉拍胸脯道:“朱玉在所不辞!”

    苏卿尘安慰道:“你放心,苏嫣儿能来的地方绝不可能是龙潭虎穴,你留下这也方便我行动。再说这地方不大,要是遇到危险你就先跑,去搬救兵,你我里应外合,肯定没问题。”

    朱玉皱起脸道:“这……这怎么行。”

    “好了,我先去了,不然就跟不上她俩了。”苏嫣儿拍了拍朱玉的肩膀:“乖乖等我回来。”

    说罢,苏卿尘一猫腰,也迅速跟进了那巷子里。

    巷子口曲折蜿蜒,没走几步就要把人绕个迷糊。苏卿尘快走了几步,却没料到巷口却一点也不深,要不是耳尖听见了男人的说话声,她怕是能和苏嫣儿撞个正着。

    她捂着嘴巴,挪到一堆杂物草席后面,竖起耳朵听到一男人说:“二小姐,这个价格已经是黑市上最低的了,你要是不信,就赶紧趁天早找别人买。”

    锦绣道:“真是荒唐!上次是你亲口说的一两银子三石米,这才过了几日就变成一两一石了?”

    百事亨赔笑道:“姑娘别生气,这事的确不能怪我。涝灾淹了官路,好几车的货都困在路上,就连城内米店的粮都要断了,就这点粮我也是托关系让老板给我留的。”

    锦绣道:“你当我蠢,今日我亲眼看见施粥铺来了两大袋粮,比往日多了一大半,哪里缺粮了。”

    百事亨捻着胡子道:“姑娘,你亲眼所见未必是真。算了,我白送你们个消息,这两袋粮里只有半斗是米,余下的全是沙。”

    “什么?”锦绣惊异道:“那他们为何还搬出两袋,装模作样给谁看……”

    听到这里,苏嫣儿终于开口道:“一两一石我买了。”

    苏嫣儿将怀中的方布拿了出来,摊开道:“今日我带得不多,但至少能让灾民今日吃个饱饭,只求先生尽快送到就好。”

    百事亨用小眼睛一瞟,顿时眉飞色舞地收了首饰,谄媚道:“二小姐心善至纯,我肯定不会辜负您这片善心,这就去帮您把粮食送过来,半刻都耽误不了,嘿嘿嘿。”

    锦绣瞪着百事亨走远,皱起脸道:“小姐,你这就把钱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