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七章 不按套路出牌

    校长站起身来,郭小杰他不认识,还是郭富贵比较熟。

    为了学杂费,郭富贵没少求校长。

    在校长面前,郭富贵不自觉得感到低人一等。

    他缩了缩脖子,点头打着招呼:“校长好。”

    郭母跟着郭富贵,一起对着校长点头哈腰,显得非常拘谨。

    和郭富贵夫妇正好相反,张传林看到郭小杰,顿时脸上堆满了谄笑。

    “琳琳他哥,你来了,琳琳的父母也来了,请进。”

    校长是一个一米六左右的老头,地中海头型的前方,一缕长发横卧,显示着最后的倔强。

    “琳琳家长,请进,请进。”

    郭小杰看父母显得拘束,有些放不开,便开口说道:“今天我们是来给琳琳交学杂费的。”

    “好。琳琳家长,你们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现在都说什么都可以穷,就是不能穷教育,孩子的教育是不能马虎的。”老校长侃侃而谈,一副大忽悠的样子。

    这话对一般的农民而言,毫无破绽。

    普通人见识少,大字都不识几个,尤其这还是一位校长,更具说服力。

    不过,对郭小杰而言,和废话无异。

    后世课本上的内容,刷的满大街都是,再熟悉不过了。

    甚至,对于教育的意义,郭小杰比这位校长理解的更透彻。

    “校长说的是,所以学校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校长和各位老师、主任肩上的担子很重啊。”郭小杰一副领导的语气,让所有人都感觉怪怪的。

    “额,说得对……”校长有点懵,这位怎么回事?

    郭小杰不给对方发问机会,继续说道:“尤其是小学,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影响甚至是一辈子的,绝对不能漠然视之。”

    “额,说得对……”校长刚准备开口,就又被打断了。

    “国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省到市,到县到镇,再到村,每一位领导人都在深抓教育。”

    “嗯,没错……”校长只来得及附和一句,又被打断了。

    “可是呢,为什么到了咱们育才小学,大量的孩子存在厌学的情绪,相当比例的孩子没有毕业就辍学,未成年的孩子早早的出去打工,出去打工的人不念家乡的好,培养的人才都想留在外地没人回来呢?”

    “额……”这问题有点超前,有点深奥,校长一时半会没想到合适的答案。

    张传林甚至一度认为,郭小杰准备告发他,脑门吓出了一头冷汗,还好后面的问题和他无关。

    郭富贵两口子,呆懵呆懵的,不知道三儿子从哪学的,一套一套的。

    不过,似乎好有道理的样子,这几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好多。

    郭琳琳看着三哥的目光,泛起了小星星。

    看着老师父母的样子,她觉得三哥好厉害,要是有了翅膀三哥肯定能和太阳肩并肩。

    语文老师脸色很奇怪,似乎有话要说,但想说却又不敢说,一副便秘的样子。

    郭小杰不管别人,继续自己的演讲:“今天,我是来给琳琳交学杂费,可是你看看收费的理由,玻璃扫把购置费,什么时候学校硬件的东西轮到学生家里来承担了?”

    学杂费,巧立名目,这在农村是深恶痛绝的一件事。

    但是却没人愿意触学校眉头,因为孩子还要上学,往往咬咬牙忍了过去。

    校长听明白了,深吸了一口气,这小年轻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