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53章

    五月底,翰林院举行了一次考试。

    庶吉士中,冯林与林成业分别位列倒数第四、第五,杜若寒挤进前九。

    袁首辅的嫡孙袁宇当初是二甲传胪,庶吉士考试中拿了第一。

    这一次发挥失常,跌至第五。

    修撰与编修们不与他们一同排成绩,毕竟考题也不一样。

    萧清朗第七,宁致远第六,第一是安郡王。

    宁致远来找萧清朗,小声道:“不可能吧……明明我算术错了那么多……你一题都没错……我咋可能比你考得好?”

    算术是最容易算分数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像考文采的题目主观性太大。

    而且就算是考文采,宁致远也是万万不及萧清朗的。

    不用说也知道,萧清朗被人刻意压成绩了。

    这种内部考试不像科考那么严明,科举考生不服成绩可以去衙门或贡院翻看考卷,看完仍不服气就可去击鼓鸣冤。

    翰林官们考完就考完了,没机会申辩的。

    宁致远深深为萧清朗感到惋惜。

    他是第一次来京城,却不是第一次接触官场了,他在地方上时曾去府学做过教习,也在县令身边当过临时主薄。

    他亲眼见到过官场的黑暗与倾轧,只是他万万没料到翰林院此等清流之地也有如此不公之事。

    其实他自己过得也不算太顺利,可这种不顺在正常范围之内,属于没权没势没背景,所以不被人重视。

    萧清朗这种却是被人刻意打压。

    也就是萧清朗心态好,没有崩掉,换别人早崩心态了。

    宁致远不再说什么,拍拍他肩膀,叹息一声出去了。

    萧清朗出门洗毛笔,来到洗墨池时恰巧安郡王也来这里洗笔。

    他是不必亲力亲为的,自有人替他干。

    他被一群同僚团团围住,一个个向他道喜。

    “听说庄编修考了第一,这就叫真金不怕火炼!”

    “是啊!这次可没人敢徇私了!”

    他们一边毫无顾忌地说着,一边还不忘朝萧清朗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

    萧清朗一路的第一是怎么来的早在京城“传遍了”,说他无非是顶着一张与昭都小侯爷七八分相似的脸,得了小侯爷亲爹与小侯爷同门师兄的垂青。

    甚至他的状元也是皇帝故意放水,为的是打压庄家。

    而皇帝不可能事事都把手伸这么长,翰林院是皇帝一脉伸不进手的地方,这不,第一次翰林考试他就原形毕露了!

    其实不要以为读书人说起话来会比乡下的泼妇含蓄,乡下泼妇只是嗓门儿大,话糙理糙,骂不到人的痛处。

    读书人骂起人来,那是能把人的心剖开,唇舌之刃,刀刀见血。

    不过,翰林院的官员到底不像国子监的几个小纨绔那般无所顾忌,他们是爱惜名声的,不会真把萧清朗堵在这里对他怎么样,也不会故意绊倒他令他难堪。

    他们只会拿职权之便打压他,或是抱团嘲讽他、孤立他。

    萧清朗的神色没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