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51章

    皇帝真正要看的一个考生的格局。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将来的路才有多宽。

    大多数考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在绞尽脑汁、抓耳挠腮地想着推陈出新的治国安邦之道。

    萧清朗没着急落笔,他先打了个腹稿。

    他其实没有打草稿的习惯,但草稿是查看成绩时的一项重要证据。

    他斟酌措辞,删删减减,约莫一个时辰后,开始正式答卷。

    这是策问题,答题前要先写一个臣对,表示自己是在回答皇帝的问题。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萧清朗主要强调了依法治国以及推行实政的重要性,法规法纪务必渗透于民,民声民心也一定要上达天听。

    同时,也提出了以经学儒术教化民众,大力惩治贪官污吏,让国库得以充盈。

    当然他也强调了皇帝是天子,所做一切皆受命于天――授官员乃是为天任命有德之士,除奸邪则是为天讨伐有罪之人,一切皆是正道。

    对比前几场考试的犀利,萧清朗这次的遣词就温和多了。

    毕竟某人押了全部身家,不能只顾着自己任性图痛快了。

    萧清朗写到后面才发现这道题真的很难,大家刚开始拿到试卷时的轻松已经不见了,每个人都埋头苦写,没有人提前交卷。

    许是写得太投入,连皇帝在萧清朗身后站了好一会儿萧清朗也毫无察觉。

    从皇帝的角度只能看到萧清朗的一个脑壳。

    皇帝没看太久,他没有在考场给考生增加压力的恶趣味,他只是刚进来,恰巧打萧清朗身边路过,看见了萧清朗一手清秀的字迹。

    他匆匆扫了一眼,字写得不错。

    又看了看考生的名字――萧清朗。

    哦,就是那个与安郡王并列第一的寒门学子吗?

    旁边放着拐杖,是受伤了,还是身有残疾?

    其实本朝选官员有点看脸,主要是宣平侯一个人的颜值生生拉高了皇帝对文武百官的审美,太丑的待个几年就让他外放出去了。

    皇帝看到拐杖就有点儿失望,他担心对方长得也不咋滴。

    倒不是皇帝单纯只看脸,老祭酒就长得不好看,他还能被皇帝相中,实在是老祭酒实力太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