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章 敬山寺(下)

    高森即施完礼,师父接就说:“旁边来坐着说,您有疑问可以询问,我为你解惑。”

    “法师,为何阿弥陀佛是站立的呢?一般寺院大殿的大佛都是坐像的。”高森疑惑的问道。

    法音大师微笑的点点头,表示问题,问得不错。即时言道:“居士,您先前问我,是为佛法而来,愿能出家。你可知道什么是佛法?为何要出家?”

    高森想了想说:“师父,我未曾有读阅经本,以前进寺院也就是上香而已。但是有一次,遇到一位僧人,他说,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

    现在我明白了,佛法就是救度众生出离六道轮回,永脱生死苦海。我亦不愿浪费诸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而忘记生死才是人生大事。

    我愿心出家,是自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自己学习佛法,自度放能救度他人。”

    (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人就在欲界中,所以人有睡欲和食欲,不吃不睡的人,是活不了的)

    法音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知道有慧根和善根,与佛有缘,更与净土门有缘,知道自己的根机。

    故意问他“佛法为何不是让人觉醒的呢?佛陀是觉者,众生迷茫生死,颠倒轮回。众人都知学佛就是学习佛的智慧和慈悲,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让人靠自己的定力来克服烦恼。居士,你觉得怎么是佛法吗?”

    “法师,您说的是佛法,却不是我等凡夫所能习得的佛法,也不是我所求寻的佛法。此时圣人的佛法,是上等根机修习的。”高森不急不慢的说。

    “甚好,居士,你已经有佛心了。出家的愿,为何不是先救度众生,众人安乐,我安乐。愿担众生之苦,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

    高森接着回答:“非是我不愿发大心,救度众生。而是我根机羸弱,自己都救不了自己,何能救度有缘众生呢?我亦无力,愿行出家,习的佛理,仰仗佛力救度有情众生。”

    法音心欢喜,笑着说:“高居士,你年纪轻轻,出家因缘未到,回去侍奉父母亲人先,再来出家吧。”

    高森顿时知道,法音大师在考验他出家的真心。心里这时知道,距离出家的机缘,已经成熟了,定能在敬山寺出家,修行佛法。

    满怀欢喜,自信地云:“大师,慈悲!弟子今年19岁,已是成年之人,自己的的人生,自己有判断了。且今时红尘之事已了,父母都已在一年前过世。我亦非是诸事不顺,看破红尘。而是知道生死的大事,如炙头燃,若是心不知死后去何处,生从何处来,定不安心呀。”

    “南无阿弥陀佛,出家可是要受清规戒律的,你可知道,能否受持?”

    “弟子多有,不足之处,请大师多多严戒。”

    法音大师,这时合掌,闭目静心。“高居士,你可以先住下,半年后合适的话,再为行剃度礼。我现在为您回答,阿弥陀佛为何是站立的。”

    我们敬山寺,修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纯粹的净土念佛法门。

    依止《观无量寿佛经》的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